摘要:采用依次关闭各支路,然后计算未关闭支路的流量的方法,分析和对比异程系统与同程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如下结论:异程系统,从离热源最近的支路到最远支路,稳定性依次变差。同程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对称性,即网路中部的支路稳定性最差,越往两端,支路的稳定性越好。同程系统的稳定性总体上不如异程系统。
关键词:水力稳定性,耦合干扰,异程系统,同程系统
1 序 言
流体输送系统中,各支路间、各用户间、各末端设备间流量的藕合干扰问题,就是水力稳定性(简称稳定性)问题。比如,一个支路变动阀门开度改变流量,对其它支路的流量影响较大,就可以说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反之,则系统的稳定性较好。对于一个支路,其它支路进行流量调节时,对该支路的流量影响较大,就可以说这个支路的稳定性较差;反之,则这个支路的稳定性较好。热水供暖系统﹑空调冷冻水系统以及空调的风系统等,任务都是将热量和冷量输送给末端设备。这种系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常常需要根据热、冷负荷的变化调节流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整个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某个用户、某个末端设备的流量调节,势必引起其它用户、其它末端设备的流量变化,而这个变化又往往是人们不希望出现的。这样既影响了供暖或空调的质量,又浪费了能源。所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既是供暖空调效果的需要,也是节能的需要。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是供热和空调工程中两种基本的系统型式,本文针对这两种系统进行稳定性的分析和比较。所采用的方法,完全可以用于对其他影响稳定性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2 管网的求解方法
对稳定性进行定量的比较和分析,需要在不同条件下对管网进行求解。根据图论方法,一个管网中各节点和各分支(任意两相邻节点之间均为一个分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关联矩阵描述。对于一个有M个节点和N个分支的闭式管网,关联矩阵为:
,其中
可以证明,A的秩为M-1,即矩阵A中任意M-1行是线性无关的。将A矩阵去掉任意一行后的矩阵
称为基本关联矩阵。那么节点流量平衡方程为
=1,2,……M-1 (1)
式中 为j分支的流量。上式用矩阵表示则为
(2)
式中 为表示各分支流量的N阶流量列阵。管网中各回路与各分支的关系,可用回路矩阵描述,回路矩阵为 :
式中,P为管网的基本回路数。
可以证明,B矩阵的秩为R=N-(M-1), 即B矩阵中任意R行是线性无关的,也就是说在P个基本回路中只有R个回路是独立的。那么将B矩阵中,任意R个回路对应的子矩阵,称为独立回路矩阵,即
这时管网的回路压力平衡方程为
(3)
=1,2,……N-(M-1)
式中 ,对于泵所不在的分支,为分支的压力损失;对于泵所在的分支,为分支的压力损失与泵的扬程的代数和。(3)式用矩阵表示,即
(4)
式中H为N阶列阵。各分支的流动损失采用下式计算:
(5)
式中h为分支的压力损失;s为分支的阻抗;q为分支的流量。(1)与(3)联立,共有(M-1)+N-(M-1)=N个独立方程,在给出各分支阻抗及泵的特性曲线H=f(Q)之后,即可解出N个分支的流量。
3 分析方法
对于一个具有若干个支路的管网(图1),确定一个设计工况,当一个支路进行调节,重新计算其它各支路的流量。
图1 异程系统
这里将第i个支路的新流量与设计工况流量的比值 称为i支路的流量偏离系数。显然Xi愈接近于1,则说明相对于主动调节支路,i支路的稳定性越好;反之,则说明相对于主动调节支路,i支路的稳定性越差。为了计算的方便,本文采用依次关闭各支路,然后计算未关闭支路的流量及流量偏离系数的方法,来进行稳定性的对比和分析。虽然实际当中的调节,并不是关闭,但无论开大、关小还是关闭某个支路,其它支路的反应具有相同的可比性。对于第i个支路,当其它支路分别关闭时,流量偏离系数的平均值为
式中K为系统的支路数。各支路 值的相对大小,则说明了各支路稳定性的相对顺序。 大则稳定性差, 小则稳定性好。当第i个支路关闭时,其它支路X值的平均值为
显然Y值大,则说明该支路的调节对其它支路的影响较大,反之则影响较小。
4 异程系统的稳定性
图1所示为具有六个支路的异程系统,给定各分支的阻抗在表1中。泵的特性曲线为H=36.0-0.075Q-0.003Q2。不难验证在这样的条件下,各支路的流量均为4m3/h,以此为设计工况,分别关闭各支路,计算出其它支路的流量偏离系数在表2中。
表1 异程系统阻抗分布 ( h /m )
分支 1 2 3 4 5 6 7 8
S 1.67 1.42 1.1 0.74 0.5 0.5 0.005 0.005
分支 9 10 11 7’ 8’ 9’ 10’ 11’
S 0.01 0.02 0.03 0.005 0.005 0.01 0.02 0.03
注:将各支路与各管段统一编号,1~6分支为支路,其它分支为管段。
表2 异程系统 、 、 的计算结果
X1 X2 X3 X4 X5 X6
0 1.039 1.039 1.039 1.039 1.039 1.039
1.035 0 1.064 1.064 1.064 1.064 1.058
1.029 1.053 0 1.110 1.110 1.110 1.082
1.022 1.041 1.086 0 1.200 1.200 1.110
1.018 1.034 1.071 1.168 0 1.343 1.127
1.018 1.034 1.071 1.168 1.343 0 1.127
1.024 1.040 1.066 1.109 1.151 1.151
由表中结果,对于异程系统可归纳出如下规律:
1)关闭支路之前的各支路,由前至后,X值是逐渐增大的,关闭支路之后的各支路,X值相等,且大于关闭支路之前的各支路。这在理论上的解释是:关闭某个支路将使系统总流量减小,因而关闭支路之前的干管流量减小,压力损失减小,干管的水压线变得平缓。与此相应,各支路的作用压差虽然都有所增加,且增幅却不相同,前边小,后边大。对于关闭支路之后的网路,因阻抗分布没有改变,因而流量比不变,X值相等。
2) 值由前至后逐渐增大,说明越靠近热源的支路,受其它支路的调节干扰越小,稳定性越好,反之越往网路未端,支路的稳定性越差。
3)越靠近热源的支路 值越小,说明该支路的调节对其它支路的影响越小;反之越往网路末端的支路, 值越大,说明该支路的调节对其它支路的影响越大。各支路 值与 值的大小顺序完全相同,说明一个支路的调节对其它支路的影响,和其它支路的调节对该支路的影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4)未端的两个支路由于是纯粹的并联关系,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相同的,它们受其它支路的影响也是相同的。
5 同程系统的稳定性
图2为具有六个支路的同程系统示意图。为了与异程系统比较,各支路的流量仍取4m /h;供水干管的阻抗采用与异程系统相同的数值; 回水干管将异程系统的8′、9′、10′、11′倒置;各支路的阻抗,按照最小阻抗与异程系统相同的原则确定为:s = s = 0.665, s = s = 0.540 s = s = 0.500。而对于回水母管 7′,分为两种情况:
1) 与异程系统相比,回水母管长度未增加。如图3 所示,干管成为一个环形,就可以不
增加回水母管的长度。与之相应, 泵的特性为H=26.64-0.075Q-0.003Q2。则X、 、 的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2) 在许多情况下,同程系统是需要增加母管长度的。这里将回水母管的阻抗由异程系统的0.005增大为0.0167。与之相应,泵的特性为H=36.0-0.075Q-0.003 Q2。则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图2 同程系统
图3 不需增加母管长度的同程系统
表3 同程系统的计算结果 ( 母管长度不增加 )
0 1.220 1.154 1.080 1.034 1.010 1.100
1.191 0 1.183 1.104 1.055 1.024 1.110
1.120 1.166 0 1.155 1.094 1.061 1.119
1.061 1.094 1.155 0 1.166 1.120 1.119
1.024 1.055 1.104 1.183 0 1.191 1.110
1.010 1.034 1.080 1.154 1.220 0 1.100
1.081 1.114 1.135 1.135 1.114 1.081
表4 同程系统的计算结果 ( 母管长度增加 )
0 1.239 1.172 1.097 1.050 1.026 1.117
1.208 0 1.200 1.120 1.069 1.042 1.128
1.134 1.181 0 1.169 1.108 1.075 1.133
1.075 1.108 1.169 0 1.181 1.134 1.133
1.042 1.069 1.120 1.200 0 1.208 1.128
1.026 1.050 1.097 1.172 1.239 0 1.128
1.097 1.129 1.152 1.152 1.129 1.097
由表3和表4,可归纳出同程系统稳定性的一些规律:
(1)支路1与6,2与5,3与4具有相同的稳定性,即支路的稳定性具有对称性。
(2)稳定性最差的支路是中间支路,越往端部的支路,稳定性越好。
(3)各支路间的稳定性差别小于异程系统。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表2的异程系统结果中为1.151-1.024=0.127;而在母管长度不增加的同程系统中为1.135-1.081=0.054,在母管长度增加的同程系统中为1.152-1.097=0.055。
(4)与异程系统相比,支路1、2、3、4的稳定性有所下降,支路5、6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如果将各支路的 按大小排序,对应比较,则母管长度不增加的同程系统有两个小于异程系统,四个大于异程系统。而母管长度增加的同程系统全都大于异程系统。由此可见,同程系统的稳定性总体上不如异程系统。
(5)母管长度增加将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
6 结论
异程系统,从离热源最近的支路到最远支路,稳定性依次变差,即最近支路稳定性最好,最远支路稳定性最差。同程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对称性,网路中部的支路稳定性最差,越往两端,支路的稳定性越好。同程系统的稳定性总体上不如异程系统,并且母管愈长,稳定性愈差。
当然,稳定性的优劣,只是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应当全面权衡,决定取舍。
本文采用的依次关闭各支路,计算未关闭支路的流量和流量偏离系数,然后进行稳定性对比和分析的方法,完全可以用于对其他影响稳定性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秦绪忠,江亿. 供暖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暖通空调,2002,32(1):12~16
[2] 吴雁,余跃进. 同程式热水管网对角分支的稳定性分析. 暖通空调,1999,29(6):74-76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D200511009
符永正,男,1954年11月生,教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院长,湖北省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