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要闻

记者探访北京规模最大热电中心 循环发电供热代替“老石热”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23  浏览次数:223

2015年3月23日讯,在地图软件中搜索“西北燃气热电中心”,还不能显示确切的地理位置。问问北京的哥,他们也只知道广宁村附近的石景山热电厂,不清楚“什么时候多了一个燃气工厂”。

14 

当记者顺着西五环高架桥一路猛进,沿着阜石路辅路小心前行,再穿过高井路,一座与蓝天白云相伴的灰白建筑终于映入视线。工厂大门口还没来得及立上单位标牌,一排暂时代替办公楼的简易平房传递着市井气息。与同容量燃煤电厂比起来,这座刚刚投产、还在修葺中的新工厂,每年将为北京减少燃煤量479.4万吨、灰渣排放155.7万吨、粉尘排放1078.7吨。 

     员工

     “老北漂”半年回一次家 

三年前,来自内蒙的张建营应集团调动来到北京,以基建工程部部长的角色为西北燃气热电中心的筹备献计献策。从科研到项目审查,从初步设计到全厂规划,从开始施工到运送混凝土,每一个步骤都让张建营觉得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三年来,张建营一心扑在工程上,连在家乡上高中的女儿都无暇顾及。

“我们规定一个月回一次家,但我半年能回一次就算‘勤快’了,工程的衔接性太紧,实在抽不出时间。”说着,张建营掏出手机,从屏保到相册全是女儿灿烂的笑容,张建营一张一张地翻着照片:“我总想着忙过这一阵子就好好陪我女儿,忙到现在都快50了,我姑娘今年要高考了,她成绩不太理想的,我想说说她又没底气。”说到这里,张建营有些难过。

其实,为了西北燃气热电中心的快速投产,工厂内还有许多像张建营一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们。“山西的、湖北的、东北的,我们这的‘老北漂’太多了,工期压力大,没有大事谁也不会主动提回家。我们这里还有从老石热(石景山热电厂)调来的老北京人,他们也很快地适应了新的工作要求,我们相处得其乐融融。” 

     工厂

     排放少、噪音低、循环发电发热 

员工们的热忱与汗水换来的,是西北热电中心至今214天的安全发电运营。“想到这一点,或者到新工厂走一圈,我们都觉得很骄傲。”

走进崭新的工作车间,记者感到,噪音的分贝至少是老石热的一半,不带耳机也能清楚听到总经理赵剑波的介绍:“我们这采用的是F级燃机组成的1套‘二拖一’和一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供热机。”这套听起来有些“云里雾里”的设备是通过燃机燃烧天然气发电,并把排出的热烟气送进余热锅炉,再通过输送热蒸气至汽轮机进行循环发热发电的。据赵剑波介绍,新的设备不仅高效节能,而且不会让员工在工作时闻到煤末子味,经过脱硝后的排放也是极低的数值。与同容量燃煤电厂比起来,这套设备每年可减少燃煤量479.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814.1吨、灰渣排放155.7万吨、粉尘排放1078.7吨。西北热电中心平稳运行,将会顺利替代高井和石景山的两座燃煤热电厂,每年实现压减燃煤550万吨,占到全市1300万吨压煤任务的42%。 

     数字

     “920万吨煤”相当于运煤大卡车从北京排到乌鲁木齐 

作为本市规划建设的四座热电中心中规模最大、投资额最高的一座,西北热电中心的建设是本市供热发电的重要一环。据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北京在2016年前将建成四大热电中心。其他三座分别位于东北高安屯、东南高碑店和西南草桥。四大热电中心建成后,将共为北京削减920万吨燃煤,这个数字,相当于从北京到乌鲁木齐一辆接一辆排满的16米大卡车的运煤量。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