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要闻

全国两会上的冰城热词——供热改造 临空经济 综合保税区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04  浏览次数:243
     昨天傍晚,在听取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后,龙江委员对这份63分钟、16页的报告最大的感受是“更加实际、贴近民生”。从目前部分代表和委员提交的议案和提案中,记者也同样“搜索”出了3个在全国两会中的哈尔滨关键词。

供热

争取中央预算彻底改造管网

我省城市供热管网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腐蚀、渗透、破损,导致供热管网老化严重,跑冒滴漏乃至爆管现象频发,有的地方管网漏失率高达10%以上。据测算,我省现有3400公里老旧供热管网亟需改造,需改造资金240亿元。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我省各级政府财力困难、配套资金投入有限,仅靠供热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筹集资金投入难度较大。

今年两会期间,我省将建议国家加大对我省城市供热管网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额度和范围。此外记者了解到,201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城镇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任务。也就是说,我省将对城市超期运行的供热管网进行彻底更新改造。

临空经济

哈市拟建临空经济综合试验区

去年12月,中国首个飞机拆解基地落户哈尔滨,这也让人对我市临空经济的发展产生无限畅想。今年的全国两会,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建设临空经济综合试验区给予支持。

我市建设沿边开放临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具有明显优势:哈尔滨是中国距北美大陆航线距离最近的特大城市,也是东南亚至北美航线合理的技术经停点,2小时飞行圈可覆盖日本、韩国、蒙古、俄罗斯及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部分地区,面向俄罗斯、东北亚和北美发展航空货运中转与集散业务的潜力巨大。《中国民用航空“十二五”规划》将哈尔滨机场列为中国七大门户枢纽机场之一,明确提出发挥其区域枢纽作用,培育面向远东地区、东北亚的门户功能。

建设实验区,促进航空物流业向哈尔滨集聚,可以优化我国航空物流网络,增强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可以进一步发挥哈尔滨开放大通道中心节点作用。

基于此,在全国两会期间,我省将建议国家尽快批复《哈尔滨沿边开放临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支持临空产业在实验区布局,并对实验区的发展加强指导。

综保区

对俄贸易火上加火

我市乃至黑龙江省一直是全国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和“枢纽站”。目前,黑龙江对俄进出口总量已达到全国的1/4,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第一大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自然是我省全国两会期间的焦点话题,而哈尔滨则是重中之重。

2012年,我市启动了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筹建工作。目前,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已分别成立了专门推进机构,建立了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哈尔滨市制定了《综合保税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已确定实际签约入区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约17.8亿美元。制定了工作路线图及工作联动机制方案,综合保税区申办材料已经省政府报国务院。2014年12月25日,海关总署正式签署启动哈尔滨综合保税区联审程序。

基于此,我省将建议国家批准设立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盘活哈尔滨现有的对俄贸易优势,推动哈尔滨市成为对俄文化、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对俄贸易交易中心、对俄合作企业总部中心。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