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要闻

工厂烟囱“白汽”能为你家供暖吗?听院士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26  浏览次数:220
     “北京的人越来越多,房子越盖越多,但是煤炉子被取消了,煤也不让烧了,要求煤改气但天然气不够用啊。冬季供暖热源紧缺现在是个大问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对这个问题很上心,并为这个问题想出了招儿。

“我们可以把北京市周边工业余热好好用起来,如果用得好,我们测算,基本上可以把北京的供热缺口都给满足。”江亿说的工业余热,就包括人们时常看到的工业企业大锅炉里冒出的“白汽”。“那些‘白汽’大概有五六十摄氏度。”

从工业流程的角度,那些“白汽”已经是经过优化处理了,没用了。但是冬天我们房子里的温度供暖需要仅仅是二三十摄氏度,如果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这些白汽可以成为城市的供热热源。

“现在,这个特殊的技术已经有啦。”江亿说,这个技术去年还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科技发明奖,不是有个发明就能给的,是需要实践验证确实好的才给颁发。”江亿介绍,这几技术在山西、内蒙古等地实践检验已经比较成熟。

江亿的“热源”算盘里,有房山燕山石化、顺义啤酒厂、北京在建的四大能源中心和燃气电厂、盘山电厂等,这些地方都在北京周边100公里以内。

“如果真能用好这些地方的余热,什么都不用多烧,什么都不用排放,对环境非常好,也解决了供暖问题。”江亿算过账,把这些余热从热源引到住户,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与需要的基础设施投入相比,是很划算的。

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呢?江亿介绍,类似于高压输电的原理,把热源处四五十度、五六十度的温度,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让其温度升高,然后输入住户,再像低压变压器发挥的功能类似,把温度变低到室内所需要的温度。

“技术上不存在问题,而且可以直接并入到北京的供暖大网,基础设施投入不算很大。主要问题是要协调政府不同部门间的管理机制,这是大问题。”为此,江亿今年向北京市两会提交了专门提案,并在今天下午召开的政协会议联组讨论上,向北京市政府和相关委办局领导作了发言沟通。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