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合肥供暖日一直定格在“12月5日”,无论气候是否变迁。今年,合肥热电集团提前启动供暖,但需小区自己申请,而时间就这样在“拖拉”中流失,“看天供暖”的承诺渐渐变成鸡肋。昨天,记者探访发现,不少小区因种种原因无缘提前供暖,居民只能在寒冷中苦等供暖日到来。为什么供暖日定在12月5日?供暖能否遇冷启动、遇暖停止?很多居民心有疑惑。
“屋里屋外一样冷,呆在家里感觉要冻感冒了。供暖时间能不能灵活点呀?”合肥市民吴奶奶说,小区是市政集中供暖,但暖气迟迟不到,而小区里多半住着老人,眼下只能想办法克服。记者了解到,合肥最低气温跌破冰点,但离供暖日12月5日还有两天,很多老人家觉得难熬。
没暖气老人扛不住
73岁的吴奶奶住在合肥金寨路与环城南路交口附近,小区只有4栋居民楼,居住着100多户人家。吴奶奶说,小区老人比较多,最近持续降温,暖气却迟迟未供上。
“老伴走得早,我的房子又背光,晚上屋里挺冷的,已经把家里的热水袋、暖手宝、电热毯全用上了。”吴奶奶对记者说,今年这些物品比往年提早用上了,每到中午,都能看到不少老人在小区大院晒太阳。
在吴奶奶的记忆中,小区供暖的时间都是12月5日,偶尔会提前,可是今年气温降得早,迟迟等不来暖气,不少老人感觉有些“扛不住”,本来和她生活在一起的老母亲,也被暂时送去弟弟那里。“我的老母亲今年94岁了,没有暖气我怕她老人家冻着,就暂时把她送走了,等暖气开通之后,我再把她接回来住。”吴奶奶说。
小区物业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小区比较老了,早些年有个小锅炉房是自给供暖,可以根据实际的天气状况决定何时供暖气,后来小锅炉拆掉了,小区供暖便由市政集中供暖,每年的供暖时间也是规定的12月5日。小区供暖的特殊情况是小区供暖管道是统一的,只要小区开通供暖,每天24小时并持续三个月的供暖就开始了,居民们单独想停都停不下来,“供暖日期对我们小区来说很重要,毕竟居住着这么多居民,每年冬季有居民想提前申请开通暖气,但这不是一户的事情,里面涉及提前开通的费用,所以供暖日期如果不能根据实际天气情况来定的话,小区居民便只能默认接受‘供暖日’的到来。”
记者了解到,因为小区供暖未能实行分户计量,一些小区居民以及小区物业也向合肥热电集团反映过,但每每因为小区改造难的问题,只能暂时搁浅。
小区申请提前供暖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合肥蒙城路与藕塘路交口附近的一个小区,大门上张贴着一张合肥热电集团的“温馨提示”,主要内容是告知小区居民,在天气转冷的情况下,应小区广大用户要求,该小区今冬供暖已经于12月1日提前启动,提醒小区居民留意观察家中供热设施的运行状况。
不少小区居民证实,小区的暖气已经供上,比12月5日的“供暖日”提前了4天。
“这些天气温一直很低,多数居民同意小区提前供暖,经过小区物业统一申请后,现在小区居民家中已经供上暖气。”小区居民刘先生对记者说,小区是由市政集中供暖,相关供热设施比较完善,现在小区居民的供暖费用是采取按房屋面积收费的综合收费方式。
记者了解到,蒙城路及北一环附近多个市政集中供暖的小区不少已申请提前供暖。合肥市热电集团介绍,近期气温持续偏低,确实已经有多个市政集中供暖的小区申请提前供暖。
供暖何必固定日子
昨天傍晚,记者来到合肥市民马先生家,他正坐在沙发上吃感冒药。
马先生对记者说,他家房子背光,今年12月5日的“供暖日”到来之前,他一直感觉屋子里很冷,家中的空调坏了没来得及修,一不留神就感冒了。最近几天,合肥热电集团的工作人员已经到小区进行供暖管道及供暖设施的调试,但正式供暖恐怕要等到12月5日。
“暖气的开通应该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来定,为什么非要等到一个固定时间呢?这难免会成为一种束缚。”马先生说,小区即使申请提前供暖,居民们还要再缴纳相关的费用,如果能根据实际的气温状况来选定一个“供暖日”,岂不是会方便,因此他建议合肥每年的供暖时间应该随着天气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不再是固定的某一天。
市民盼望弹性空间
“天冷了就应该供暖,不应该有时间限制。”合肥市民王先生过去两年一直使用供暖,他认为12月5日开始集中供暖的限制过于呆板。
王先生说,前年他与合肥热电集团签订了三年合同,前两年都有500元的“最低消费”,按照流量收费,用多少算多少钱,但如果低于500元也一样按照500元收。这样的规定让他不能理解,但由于费用不是很高也勉强能接受。然而,今年“政策”变了。
“现在是按照面积算,9.5元一个平方,我家有140平方,算下来是1300多块钱。这是基本费用,只要使用供暖,这就是保底的,超出这个费用另算。”王先生说,自己白天上班,晚上也就在卧室睡个觉,开卧室一个房间的暖气就够了,1300多元的“最低费用”有些吃不消,“用不起,我今年不用了。”
“供暖按照计量收费最好,否则1300多块钱用不掉的话岂不是浪费,很多人就会坚持用掉,这岂不是与节能环保相违背。”王先生说,合肥热电集团应该给予他们选择权,严格按照计量收费,用多少暖气花多少钱,“可惜我们没有这个选择权。”
“这就跟12月5日启动供暖的规定一样,太死板了,应该有个弹性空间。”王先生说。
连续多年冷得早,集中供暖日能否提前或取消,让“看天供暖”名副其实
12月5日是合肥市每年开始集中供暖的日期,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这之前气温很低,很多小区居民盼着开通暖气,却只能挨冻。今年,合肥市热电集团也早在11月12日就启动了暖气供应;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过去三年的11月15日到12月5日间,气温低于5℃的天数都达到了启动供暖的天数要求。无论是市民呼声、供暖举措还是部门数据都证明,12月5日这个供暖开始日期毫无用处,那么这个时间限定有何意义?昨天,记者进行了采访。
“12月5日”从何而来?
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很多小区物业知道可以申请提前开通暖气,但仍有12月5日是供暖开始日期的“惯性思维”。那么“12月5日”的时间限定从何而来?又能否更改或者废除?
记者从合肥市法制办获悉,《合肥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是合肥市建委市政公用处制定方案并最终通过政府令形式发布的。昨晚,记者采访合肥市建委一名朱姓负责人得知,合肥市供暖起止日期是根据合肥市历史气候划定的。
“当初,根据合肥市历史和当时的气候发现,每年的12月5日到第二年的3月5日左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朱姓负责人说,“不过,这个时间好像不是固定的,连续出现低温天气会提前开通。”
然而,记者从省气候中心了解到,2011年11月15日~12月5日,合肥最低气温低于5℃的共有6天,2012年有11天,而2013年则达到15天之多。“12月5日”的供暖开始时间显得滞后了,那何不更改或者废除?朱姓负责人表示,原本合肥热电集团和供水集团等都属于合肥市建委,但如今热电集团的主管部门换成了合肥市国资委。
供暖非等这一天吗?
连日来,合肥气温明显下降,然而很多小区的供暖仍没有动静,让不少居民干着急。
“12月5日开始供暖,就一定要等到那一天吗?天这么冷,就不能提前一点?”对于居民这样的呼声,合肥市热电集团回应称,今年供暖早在11月12日就启动了,而没有通暖气的小区是因为物业没有来申请。
合肥热电集团一位张姓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合肥供暖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他告诉记者,按照2002年合肥市政府令97号发布的《合肥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每年集中供暖的时间是12月5日到次年3月5日。“但我们不拘泥于这个时间,供暖是弹性的,天冷了就提前供暖。”这位负责人称,今年是合肥热电集团连续第5年“看天供暖”,提前启动暖气供应。不过,该负责人称,提前供暖并不表示所有有暖气的小区都开通。
“供暖小区分两种,一种是统管,一种是自管,统管就是我们与用户直接结算,而自管就有中间人物业或者单位,我们只与他们结算,而他们再向每一个用户收费。”张姓负责人介绍,提前供暖后,统管小区的用户打开阀门就可以使用暖气,而自管小区要物业或者单位统一到热电集团申请后才能用。
能不能提前或废止?
合肥热电集团营销公司经理张莹莹告诉记者,自管用户申请提前开通暖气,就要另加费用。而因为涉及到费用,物业往往嫌麻烦,很少申请提前供暖。
“就像用户用暖气有一个基本费,我们的价格都是物价局审定的。而且暖气作为导热性的东西,不用就散掉了,所以成本方面不能不考虑。”张莹莹解释了提前开通暖气加收费用的原因。她介绍,合肥通暖气的小区一共有170多个,目前已经开通暖气的有30个。
对于绝大部分小区没有提前开通暖气,张莹莹认为,是物业怕麻烦。“他们向我们申请,只要两天就能通暖气。但是涉及到费用时,他们怕收不上来,所以不愿申请。”
按照规定,只要最低气温低于0℃,或者连续三天最低气温低于5℃,热电集团就要启动供暖。既然热电集团已经开通了暖气,说明气温的确很低,那“12月5日”的供暖开始日期又有何用?能不能将这个时间向前移,或者干脆废除?合肥热电集团的几名负责人都表示,这是政府令,他们不能干预。
莫让日期“门槛”挡住温暖
昨天中午12点,合肥阳光明媚,吴奶奶匆匆下楼,享受一天中难得的暖和时光。因为阳光被前面的大楼遮挡,加上暖气没有开通,独居的老人只能用热水袋取暖,关节炎的老毛病都犯了。说起这挨冻的日子,吴奶奶眼睛里充满了渴望,渴望12月5日早点到来。
12月5日,供暖开始。可为什么要等到这天,老人不清楚,也很不解。
物业工作人员说,可以申请提前供暖,但他们没有申请,理由有众口难调、费用增加等等。合肥热电集团也很无辜,因为他们早就启动了供暖,只不过很多小区没有申请。
那么问题来了,天冷,供暖又没有,怎么办?一定要等到12月5日吗?
供暖,作为民生工程,本是大好事,可好事却总是“姗姗来迟”。每一个挨冻的市民,都应该成为这项民生工程的“助推器”。他们的呼声,是工程推进的“助燃剂”。然而,呼声经常有,就是没人听。
我们不禁要问,民生工程不能落实到市民的心坎上,那跟没做有何区别?谁来打通这项工程的“最后一公里”?(魏鑫鑫、徐文兵、项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