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面积供热计费将微调
合肥并不属于全国划定的集中供暖区域。合肥市物价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省城居民集中供热价格如作出调整,将涉及居民约8万户,约占合肥市城镇居民户数的10%左右,属局部地区价格管理范畴。
作为热电企业直接供热并计量到户收费方式的一类,目前按照面积计费,合肥约有6600余户,供热价格为17.5元/平米,供热季为90天。但多年来,由于按面积计费,用户承担的热费已确定,用热量不再受经济约束,且不受用户自行控制,极易导致供热浪费。因此,合肥市物价局在本次居民集中供热价格管理通气会上表示,将充分考虑居民承受能力,适当微调按面积计算的居民集中供热价格。
“两部制”热价今冬有望推行
“将在今冬建立计量两部制热价改革,适时调整居民供热价格。”合肥市物价局负责人透露,“两部制”就是将供热价格分为基础热价和计量热价两部分。
其中,基础热价属于固定热价,不管用热与否都需缴纳;计量热价则按照居民每户用热流量缴纳,用多缴多,用少缴少。目前合肥市物价局意向拟定了“两部制”热价的两套方案,征求市民意见。
“今冬才装上新计量表的用户不得选择一号方案,只适用于二号方案;此前安装老计量表的用户可结合自身情况,在两套方案中选择。合肥市物价局将于近期按简易价格听证会程序,召开会议听取用户意见。”合肥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区转供暖气收费将规范化
针对转供热小区供热价格较混乱现象,合肥市物价局还将出台相应措施。
除按面积和按计量供热外,省城还存在小区转供热、小区自主供热两种间接供热方式。
区转供热,是由小区向合肥市热电企业采购蒸汽,再对小区实施供热服务,到户价格由物业公司与业主大会协商确定。小区自主供热,则是少数小区利用煤锅炉、天然气锅炉、地下热源自行组织供热,到户价格由物业公司与业主协商确定。
由于部分小区入住率和供暖率低、损耗大或供热管理水平低,导致用户投诉不断。合肥市物价局表示,今冬供暖将规范小区转供热成本构成、供热价格协商定价程序、供热价格公示制度和蒸汽采购价格;公布转供小区供热社会平均价格,引导物业公司加强管理,降低供热成本。
算笔账
两套方案看得你眼花缭乱?
用热少方案一划算用热多方案二省钱
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合肥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称,第一种对于用量少的用户比较经济,只要不超过与供热集团协议中的供暖费用就很省钱。后一种适用供暖需求大的用户。
举例:一个用户一季度供暖度数达10000千瓦时,用户向供热企业提前交纳800元基本热费。第一种方案
10000×0.35=3500元
用户还需补缴2700元
第二种方案
交纳800元基本热费后,计量费用为:
10000×0.16=1600元
用户实际花费2400元
结论:第二种比第一种省下1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