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昕宇 记者刘晓云)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每年供暖结束后的“倒春寒”,都会让人们感觉倍加“难熬”。然而,记者5月初在双鸭山市宝山区采访时却看到,那里的居民在暖和的家中惬意地生活,一点也感觉不到室外的寒冷。这温暖来源于该区“看天供热、人性化供暖”机制。
据了解,宝山区多年来坚持从居民身边事、贴心事上抓民生工作,“暖屋子”工程就是今年该区十件利民大事之一。去年供暖期临近之时,宝山区政府就协调、支持供热企业根据天气变化,提前15天开栓供热。同时,积极促成热企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实施弹性供暖。为提高供热质量,去年宝山区投资5300万元,新建热源厂一座,换热站四个,并在铺设一次热网的同时,对原有热网进行全面改造,杜绝了区域内热网末端低温户现象。
宝山区供暖企业市双达供热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供热面积35万平方米,至5月1日,已额外供暖20多天,额外支出费用60多万元。“根据天气变化,停热大约还要4到5天,而所有额外供暖产生的支出,都会由区政府买单。”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企业在整个供暖期内每天定时派出工作人员到热网末端用户家中进行温度抽查,随时了解掌握供暖温度。
采访中,宏远小区居民张成立对此连声称好,“我们小区是建成多年的老旧小区,往年一到停气的时候,室外冷,室内凉,可遭罪了。今年这个供暖期非常好,不仅提前供热,还延长了供暖期,小区居民心里都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