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暖”成了大问题
市民王女士住在燕山小区,她向记者反映,邻居多年来一直在“蹭”她家的暖。“我以前每年都交暖气费,但是发现家中总是不太热。后来听说和我一墙之隔的邻居几乎从来不用暖,年年报停,但仍然住在家里。我好奇地问他不冷吗,对方也没正面回答我。后来才知道,因为他家是中户,上下左右住户都在用热,所以他家即使报停,家中的温度依然挺舒服。”
刘先生家住文化东路某小区,他告诉记者,他就是个“蹭暖”户。“我们两口子早出晚归上班用不上热,晚上回家之后有左邻右舍的邻居分一点热,实在冷了开一会儿空调,一个冬天能省一千多元的暖气费,挺划算的。”但他也表示,“蹭暖”并非本意,也是因为家中经济比较拮据,“谁不想堂堂正正花钱买东西?但是家中负担起来挺吃力,而且利用率也不高,所以只能厚着脸皮蹭一下邻居的暖气用了。”刘先生不好意思地说。
无论王女士还是刘先生,他们居住的小区都属于按面积收取暖气费,于是有的居民也理解这一做法。“都是街里街坊的,我们家条件好点儿,平时帮不上什么忙,冬天用热的时候分过去一点热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力所能及地帮助呗。”有居民这样看邻居的“蹭暖”。据了解,因为按面积收取暖气费,所以居民并不在乎用了多少热量,只是对家中的室温比较在意。
但省城试点热计量供暖后,“蹭暖”的问题就开始凸显。 “我们家用多少热花多少钱看似公平,可是有部分热就白白传给了邻居。不是说我多么抠门,但是这些热既然给了别人,就得有个说法。”家中试点热计量供暖的居民董先生说。
边侧顶层散热多
热计量就不公平
记者从济南热力有限公司浆水泉热源厂了解到,该厂供热辖区内不少用户属于热计量供暖。在去年试点小区中,记者看到了有关居民家中热量使用的数据。一份数据分析中,洄龙小区、正大城市花园一期、易通花园、舜兴花园、黄金华府等10个小区2011年3月5日的热量统计都记录在内。其中住在楼房边侧的居民家,用热量平均值为每平方米每小时31.96瓦(计量单位下同),住在顶层的居民这一数值则高达32.78,但从10个小区所有住户的用热平均值27.86来看,住在边侧和住在顶楼的居民家,用热量比平均值分别高出14.7%和17.6%。
“这10个小区中,有的进行了节能改造。这样的楼房,用热量都比较平均,而没有进行节能改造的,用热量不仅不平均,而且普遍用热量都较高——因为不保温、热散失较多。”浆水泉热源厂的工作人员说。记者看到,楼梯节能改造做的比较好的正大城市花园一期平均用热量,无论是边侧、顶层还是中户数值相差不大,都在32左右。而某机关单位宿舍由于楼体没做节能改造,边侧和顶层的居民家中用热平均值都较高,差距最大的甚至超过全部10个小区用热平均数值的两成。
“一般来说,在家中穿着薄毛衣不冷的温度是在18℃,而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在21℃左右。如果这些小区的居民都想过一个比较舒适的冬天,家中室温一直维持在21℃左右的话,那么不保温、散失热比较多的居民家就需要使用更多的热量。而实行热计量供暖之后,暖气收费都是按照用热量的多少来收取的,这样一来,住在边侧、顶层或者不进行节能改造、不保温的居民家就需要掏更多的暖气费。同样的,隔壁若有个‘蹭暖’的邻居,用热居民家中暖气费也相当于为邻居多掏了一部分。”济南热力的工作人员说。
热计量用暖费
得用系数找公平
“热计量供暖,节能是首要的。但在节能的同时,要兼顾居民的节费,而这个节费就包括让缴暖气费更加公平。”供热行业的工作人员说。
如何让居民用热更公平?如何把散失的、传导出去的热量在钱上找回来?济南热力东新热电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公平“需要取一个系数去计算”。“打个比方来说,边侧、顶层、底层等热散失比较多的居民家中用热,其交暖气费时应该乘以一个系数,相比较中间户的系数是1的话,边侧等住户的系数就或者0.8、或者0.9,但是这个系数不是随便可以决定的,我们供热企业包括市政部门也无法决定,我们只能把统计的分析数据交给相关部门,最终由物价部门来决定这个系数的大小。”
“目前省城试点热计量供暖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是为了尽可能地做到数据更加接近和反映真实情况,以及选取一个让老百姓和供热企业都能承受的数值,这个用热缴费的系数还在制定过程中。希望等到真正实现热计量供暖后,居民不再为家中的热散失而发愁,让热计量取暖费更加公平。”供热行业的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