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热网稳定供热 暖流淌进万家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22  作者:天津日报  浏览次数:162

本报讯(记者 皇甫丽娜 石晓钰 戚帅)今冬河东集中供热规模预计突破1131万平方米,供热一周以来,全区各供热单位积极接待群众反映的各类供暖问题,全区热网基本进入稳定供热状态。

  昨天一早,记者来到大王庄供热站,监控室内的屏幕上显示着热网关口参数和供热辐射范围地区的地理信息。据了解,大王庄供热站供热面积70余万平方米,涉及住户万余户。供热源菜单栏上显示二次网,供水温度44.2℃,回水温度38.6℃,室外温度11.2℃。供热站维修组组长孔凡强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水温,居民户内温度完全可以达到18℃以上。”孔师傅介绍,供热监控室是沟通供热一次网和二次网承上启下的“中枢调节系统”,通过调整供热用水出厂参数来调节供热温度。调度中心可以根据每天发布的气象信息,调整次日控温曲线。当出现极端天气时,通过调整关口参数,提高热网热源电厂的出口温度就能够及时保证供热质量。

  在供热管网一级中继泵站厂房内,记者听到三台一级回水增压泵发出隆隆的机械声。“试供热期间,泵站就已经按照正式供热的标准进行加压。经过一个阶段的调试工作,现在泵站已经进入平稳运行状态。”孔师傅说。采访过程中,供热站的王站长几次叫孔师傅注意休息,当问到原因时,孔师傅笑着说道:“没事,是站长比较关心下属,我们维修组的18个人从试供热开始就在单位连轴转,吃住在这里,好多人瘦了五六斤,大家都说减减肥感觉清爽很多。”

  每天一早八点多就开始入户,有时候维修单比较多,孔师傅和同事们就要忙到夜里十一点多才能回单位。夜间值班的两名工作人员接到紧急报修,就要半夜出工,入户为群众解决供热问题。“今年我遇到了三四次紧急保修,其实都不是大问题,有的就是顶楼住户管道窝了口气,造成部分居室温度不高,放了气半小时就好。虽然不是真正的紧急任务,但是为了百姓的温暖,我们时刻紧急待命。”孔师傅说,“很多人认为我们供热部门出了供热期就是假,其实还真误会了。每年我们供热人员能稍微松口气的时间也就个把礼拜,就是供热刚刚结束的时候。当上级部门利用这一周制定好确切的维修任务后,我们就开始了新的忙碌,内网、外网、锅炉以及各种设备的维修将一直持续到新供热期的来临。”

  经济适用房里的第二个“暖冬”

  2011年供暖已经开始,真理道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居民迎来了他们在新屋子的第二个“暖冬”,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真理道的东瑞家园,关阿姨一家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温暖生活。

  刚进入关阿姨家,一股暖风扑面而来,关阿姨和她的爱人正在看电视。记者看到关阿姨身上只穿了件薄毛衣,而她的爱人只穿了件单衣,关阿姨家是地板采暖,记者用温度计测量了一下家中的温度是24度。关阿姨说:“这是我们全家第二年温暖过冬了,以前一家子住在26平方米的小二楼里,家里虽说装了土暖气,但家里只能维持14度左右温度,一点也不暖和,整个冬天在屋里也要穿着厚厚的棉衣,连平常来回走动都不方便。现在可好了,房子大了,家也暖了,穿着件单衣就能过冬了,我们老两口平日里还能在家里活动活动,日子过得可舒服了。”

  负责真理道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项目的方华供热站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共负责东瑞家园、东康家园、东惠家园,共33栋楼6800余户居民的供热工作,较去年相比,今年居民投拆问题已趋于减少。供热站设有24小时值班制度,可尽量在当天解决温度不达标、暖气管跑水等问题,为居民提供方便,确保困难家庭温暖过冬。

  大板楼里暖意浓


  走进松风西里16号楼4门张芷苓的家,一股暖流迎面而来,女主人张阿姨正在擦拭新安装完不久的保温窗。记者看到,新安装的塑钢双层保温窗质地结实,兼具保温节能的功能。张阿姨笑着对记者说:“往年屋子一到冬天风就嗖嗖地刮,晚上吃完饭恨不得就马上钻进被窝暖和一会。今年政府给安上了这保温窗,又把楼梯外墙贴上了保温板,现在甭管外面刮多大的风,温度有多低,这屋里总是暖暖和和的。以前看到人家供热期间都可以穿着薄点的衣服在家,我和老伴就很羡慕,现在在家也可以这样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舒坦,这政府的民心工程暖人心啊!”

  今年,河东区对东新街道松风西里大板楼进行了节能改造工程,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外墙及屋面保温、门窗更换、围护结构改造以及供热计量系统的改造,涉及8幢楼,5.5万平方米,直接受益居民903户。

  作者:皇甫丽娜 石晓钰 戚帅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