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大板楼穿上了“新棉衣”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29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作者:彭娜  浏览次数:169

  本报讯(记者 彭娜 摄影 刘泽瑞)东新街道冠云中里社区7.7万平方米的大板楼节能改造工程日前已接近尾声,1884户家庭告别了冬冷夏热的“大板楼”,住进了“节能房”。改造后供热用户室内平均温度由14℃-16℃提高到20℃以上,每年节约标准煤1000余吨,并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记者在冠云中里社区看到,这片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混凝土大板楼已经彻底改头换面,原有的破旧空腹钢质、木质门窗被新安装的塑钢双玻璃门窗所替代,楼梯间也安装了保温门、中空玻璃塑钢窗,整个住宅楼面貌焕然一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津市在抗震恢复建设时期,规划修建了许多“大板楼”住宅。所谓“大板楼”就是墙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运用传统的砖堆砌技术,建造的拱形结构住宅楼房。这些住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确实解决了相当多群众地震后有房居住的问题。然而,由于这种结构的房屋保温性能差,能耗大,夏季闷热,冬季寒冷,燃煤取暖一般仅为13℃至15℃,集中供热室内温度往往低于额定温度,不仅使居住者感觉不舒服,也造成供热站不能全额收取住户取暖费的现象。

  据工程负责人介绍,在此次大板楼节能改造中,引入了先进的技术材料,通过多道工艺处理,采用加厚外墙保温、中空双玻璃窗、屋面保温等方式,可使室内温度长时间处于恒温状态。在墙体处理上,对原有墙面进行铲除、凿毛、打磨、清洗、找平等一系列处理后,铺设墙体保温层并刷抗裂砂浆等,有效地阻隔了室内外空气通过墙体的对流,相当于给老楼穿上了新“棉衣”;在屋顶处理上,重新更换屋面防水层,铺设保温材料,焊接安装钢骨架并铺设油毡瓦,实现双层防水、双层保温,相当于给老楼戴上了新“棉帽”;此外,以前开敞的楼道入口处及顶层阁楼出口处均被保温安全门所替代,又相当于给老楼戴上了“口罩”。住户窗户则采用目前高质量、高档次的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具有隔音、保温的功能,既减少了居民噪声污染,又提升了居室档次。

  在节能改造的同时,还对楼体内部进行了综合整治,清整了堆物、粉刷了楼道,既美化了“面子”,又做足了“里子”。而且改造后,给每户安装了分户热计量表、锁闭阀、过滤器、调节阀等,用户可以按需自主调节,并按热量表计数交纳供暖费,多用多交,少用少交,真正实现了按需计费。

  社区居民张阿姨美得合不拢嘴:“现在是冬暖夏凉,外墙也漂亮了,楼道也干净了,跟住上了新房一样,我们真是太高兴了!”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