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的改造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城镇总的建筑面积约75亿平方米,总的采暖能耗每年约1.42亿吨标煤,占我国城镇建筑能耗总量约40%%。其中,26亿平方米是热电联产集中供热,26亿平方米是各类燃煤或燃气锅炉为热源的集中供热,23亿平方米是其它分散系统,如小煤炉、热泵、电热采暖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需突破以下问题:一是高耗能建筑干烧不热、新节能建筑高烧不退。长春有的老建筑每平方米供热甚至用到了40公斤标准煤还是烧不热。二是供热体制改革方面,福利性供热同市场化的供热改革与推进并存,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为建筑节能降耗带来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技术进步。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李德英指出,很多地方供热系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供热无计量,管理凭经验;热力失调,冷热不均,效果差;系统设计负荷大,从热品质低;大马拉小车,效率低,浪费严重;水力失调,大流量小温差等。
据测量,水力失调,各用户流量分配不合理,能造成约20%的能量损失;循环水泵与系统不匹配,造成的电耗损失约50%~100%;跑冒滴漏带来的热损失约15%~20%;输送效率低,节流损失大,阀门损失在20~30%左右。
他指出,供热系统的改造要解决输配系统能耗问题和运行量化管理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供热市场的需求,我国热量计量仪表和自动控制产品逐步形成了市场,从而为供暖系统实现供热调节量化管理提供了可靠保证,解决了供暖调节问题。前者包括:通过安装静态或动态调节阀,解决水力失调问题,使系统流量合理分配;选择合适的循环水泵与系统匹配;管道保温减小热损失;对一次管网进行分布式变频系统改造,对二次网采用质量并调的运行调节方式等。后者包括:在供暖期间,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和用户需要,采用监测系统按需供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