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丹实习记者祝业)昨日,长春市市长崔杰召集相关负责人,召开长春市城区“暖房子”工程任务落实会,会议确定,今年长春将出台《城区供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到2012年末,新增集中供热能力7820万平方米,确保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供热能力大于负荷。“下个供暖期供热要有明显改善!”崔杰明确要求。
总体任务
改造600万平方米建筑
“到2012年末,长春将新增集中供热能力7820万平方米,确保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供热能力大于负荷;并网改造小型采暖锅炉房1200座;改造集中供热管网及二次网500公里;对600万平方米保温状况较差的既有居住建筑进行热计量和节能改造。”长春市市政公用局局长刘东伟对《长春市“暖房子”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介绍。
今后三年,长春市将满足三方面用热需求。一方面,弥补热电一厂、热电二厂热网现存的约1164万平方米热源能力缺口;一方面解决并网改造1200座小锅炉房所需的2000万平方米热源;另一方面,满足每年约700万平方米新建项目的用热需求。
举措一
争取新建东南热电厂
在集中供热设施能力建设上,长春计划实施热电一厂迁址新建工程,热电三厂、四厂续建工程。争取实施东南热电厂新建工程,四个热电厂将增加集中供热能力3560万平方米。
针对小锅炉房供暖不达标问题,计划实施东岭锅炉房、机车锅炉房等8项热电联产热网调峰锅炉房扩建改造工程;实施十里堡区域锅炉房、长东北区域锅炉房等5项新建区域锅炉房工程。
举措二
每年出一亿资助管网改造
长春市政府将成立市、区两级“暖房子”工程领导小组,并由专门机构组织实施。
资金方面,对“暖房子”工程所需要的资金由政府、企业和相关居民共同承担。
未来三年,长春市政府每年拿出1个亿,用于供热主管网改造和接收小锅炉进行管网改造企业贷款时给予贴息。大型热源建设,包括区域锅炉房的新、改、扩建和供热管网改造所需费用,由相关企业承担。
今年计划
投产热源项目10月10日前竣工
今年长春“暖房子”工程将分三阶段实施。
3月10日至5月12日:摸清底数。制定《长春市“暖房子”工程实施方案》,编制三年规划。
5月13日至10月10日:实施阶段。凡计划今年投产的热源工程项目和小锅炉并网项目,要确保10月10日前竣工。同时,其间起草出台《长春市城区供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完成供热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对相关供热参数实施在线监测,并建立供用热信用评价制度。10月10日至12月31日:进行验收、考评,明年年初召开对今年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市长表态
供热时间要有“弹性”
“前段时间,《新文化报》报道了长春市民建议,根据天气情况,实行弹性时间供热的事,我是赞成的。”崔杰说,如果天冷,可以提早供热,并延长供热期。供暖企业要负起这个责任,具体采暖期时间由政府确定。
“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把下个采暖期的供暖保证好,必须有明显改善,我要一个月一调度工作实施情况。”崔杰说。
■相关新闻
供热计量收费办法年底前出台
本报讯 (记者胡晶)供热计量收费如何确定才公平合理?经过调研与论证,5月5日,本报刊发了吉林省物价局面向社会发布的《关于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指导意见(上网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吉林省物价局价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供热计量收费是一项复杂工程,为使收费标准公平、合理,政府部门经过二三年的调查与研究,最终拟出意见。这也是国内首部出台的“意见稿”。
下一步,吉林省物价部门将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分析,总结、汇总,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年底前一定会出台。”
同时,针对居民关注的问题,该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意见稿”针对节能建筑
读者王伟:我的房子是老房屋,没安热计量表,怎么算热费?
负责人:拟出台的“意见稿”,主要是针对新建的节能建筑和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后并已安装热表的用户,对既有建筑(老房子)不进行节能改造是不能安装热表的,同时也是不能实行热表计量的。
热费计算分两部分
读者马军荣:政府应公布供热计量收费基准价格,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负责人:热费计算方法:全额热费=基本热价×面积+计量单价×当期热表读数。
热表计量收费实行两部制计价,即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基本热价是按面积固定收取的部分,计量热价是按热量表读数收取的部分。基本热价反映供热固定费用,不随供热量变化而变化。计量热价反映的是供热变动费用,随热耗量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意见稿”中,以确定现行热价时的热耗量为基准计算出热量单价,再乘上热耗量,加上基本热价即为全部热费。在热耗量不变的前提下,热价水平不发生变化。
入户前热损失不得超过5%
83岁的钱先生:造成热损耗的原因很多,包括由供热企业自身管理原因造成的损失,如果这些损耗全部核算到成本中,对百姓来讲不公平。
负责人:制定“意见”时已充分考虑过这种情况。比如对扣除热源出口到入户表前的损失,规定不得超过5%。同时规定了生产热量的标煤消耗标准(7000大卡的煤),就是防止以落后产能的锅炉做计算供热量的基准,而使煤耗增加,热能减少,计量单价提高,损害消费者利益。
“边顶用户”用热花钱可能比以前少
刘女士:我家在边顶楼层,温度比正常楼层低,如果因此还要多交钱,感觉很不合理。
负责人:在节能建筑中,边顶用户不一定比现在多掏钱,有可能少花钱。边顶用户如果与“中、中位用户”(即中间楼层和中间单元的用户)相比,需要多花钱。因为在同一温度前提下,消耗热量有差异,必然要多花钱。当然有些房屋差异并不仅仅是“中、中”与边顶的差异,朝向差异、建筑围护结构差异、建筑质量差异等,都会体现在耗能差异上。为此,户位差问题怎样解决是平衡各类用户利益的关键。
实行热表计量的前提必须是节能建筑,节能建筑按设计标准应节能50%~60%。由于现行按面积供热价格包括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热耗量属于平均水平,所以节能建筑热耗量必然低于平均水平。其次,当地政府掌握和确定现行按面积计算的热价时,会对外公布当时实际燃煤热值和耗量,以及选定的当地目前有代表性型号锅炉及标准煤耗,供社会监督。这些数据是最终核算基准价格的关键。只要具备这两点,实施热表计量收费的用户就一定能受益。
“供热计量收费
指导意见出炉”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