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区供暖价格目前啥情况?
听证会上记者获悉,大连市城区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及高新园区共有供暖企业156家,供暖面积11882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供暖面积8328万平方米,非居民供暖面积3554万平方米,热用户总数为107万户,按现行价格年应收供暖费总额27.7亿元。
大连现行的供暖价格中居民供暖价格是2005年调整的,由过去的每平方米18元调整为23元;非居民供暖价格是在2005年由过去的每平方米20元调整到25元的基础上,于2008年又从每平方米25元调整到现行的33元。
大连城区供暖上次为啥调的价?
记者了解到,2005年和2008年两次供暖价格调整都是全国性的,其主要原因都是煤炭价格上涨而导致的。2005年大连改革供暖收费体制,调整供暖价格时测算当时的煤炭(热值在4500-5000大卡,下同)价格为420元/吨,而到了2008年,煤炭价格上升到每吨600多元,高峰时达到每吨740元左右。
为此,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冬季供热采暖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8]2415号),通知规定“各地根据煤炭价格上涨情况,按照定价分工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适当调整供热价格”。根据国家三部委通知精神,2008年供暖期之前,我国北方有供暖的城市绝大部分都相应调整了供暖价格,就居民住宅供暖而言,哈尔滨市上调5.80元,长春市上调3元,天津市上调5元,济南上调4.5元,辽宁省14个地级市除大连外13个城市居民住宅供暖价格均做了调整,平均上调4.15元。
当时,大连市政府充分考虑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为了保障民生,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大连政府决定只调整城市非居民供暖价格,居民住宅供暖价格暂不调整,由此造成供暖企业的亏损由市财政予以适当补贴。为此,当年度大连市只将非居民供暖价格调整到现行的每平方米33元。
到今年供暖期结束,已过了两个供暖期。尽管遇到了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全球性资源价格并没有明显回落,尤其是煤炭价格总体上还略有上升,两个供暖期,大连市政府已拿出3.227亿元补贴供暖企业的政策性亏损。另外去冬今春又遇到了历史罕见冷冬,大大提升了供暖企业的供暖成本,即使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企业亏损加大,个别供暖企业降低供暖质量,给市民生活质量带来影响。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资源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国内煤炭价格下降的可能不大。
价格调整有什么保障措施?
2005年,大连市进行城市供暖体制改革。市政府出台了《大连市职工采暖费补贴办法》,规定了我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的住房采暖费将实行“暗补变明补”,单独列项以补贴的形式随职工工资按月发放给职工个人。应该说,大连市职工采暖费补贴标准高于省内外其它城市,补贴对象职工人人有份,绝大多数职工家庭从中受益。这次调价后,拟定职工采暖费从今年元月开始补发,也是从惠及职工的角度考虑的,这是确保供暖以福利为主的重要措施。
另外,自2006年以来,大连市进一步深化了城市供暖体制改革。市政府颁布第80号令,建立了大连市企业离退休人员采暖费补贴专项资金筹集管理办法,2007年事业单位也开始实施。两个《办法》的实施,从而保证了大连市企业离退休职工23.90万人,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3.57万人采暖费补贴的统一标准,统一发放。这次调价后同在职职工一样从元月份开始补发。而自2005年以来,大连市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建立起对困难居民家庭采暖费补贴的保障体系。补贴全部由政府出资,补贴资金合计为2174万元。调价后将增加补贴资金565万元,仍由政府买单。
但调价将对单职工家庭,特别是无职工家庭和未得到救助的困难群体的边缘户,将增加经济负担,另外对外来居住城区的无业者、个体从业者也将带来直接影响。部分困难企业在未调价前给职工发放采暖费补贴都困难,此次调价后将加重这些困难企业负担。针对个别企业对职工采暖费补贴发放不及时,不兑现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自2005年供暖调价和收费政策改革以来,室温标准增加2℃,改间歇供暖为连续供暖方式,今年拟定增加15天供暖时间,同时又提出了“煤热价格联动”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无疑是对提高供暖质量,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同时也将增强广大市民对供暖调价的心理承受能力。
会上记者获悉,由于在供暖质量上,几年来个别供暖企业、个别地区、个别时段,由于种种不同原因而造成室温达不到18℃要求,测温不及时,退费困难,维修不及时等质量问题,为此狠抓供暖质量,提高供暖企业服务意识,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另外,各部门将抓紧《大连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去年《条例》修订已列入市人大立法工作计划。通过立法采取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对供暖企业的监督管理。对市民关心的供暖设施产权界定,供暖期限,室温标准,供暖质量,维修养护责任等方面进行重点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