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为温暖不懈建言 河北青龙委员推动实现县集中供暖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21  来源:《人民政协报》  浏览次数:192

  “家里暖和多了,今年过年在家不用穿外套了!”今年冬天,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安居小区的一位住户告诉记者。青龙县城里的不少居民还发现,过去遍布整个县城的126座小锅炉都被拆除了,大烟囱们再也不冒烟了,县城里的空气干净了许多。

  这些变化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河北省青龙县县城首次实现了集中供热。

  “大城市集中供热,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小县城里实行集中供热,我还真没有听说过。这次去青龙,让我们参观的一个项目,就是青龙玛满族自治县的集中供热。”一位去青龙出差的网友感慨地在日志中写道。

  记者在青龙县实地采访时了解到,事关集中供热的种种惠民政策的实现,离不开青龙县政协委员们的不懈建言。

  将“统一供暖”写进提案

  “原来,全县基本上是一个小区配备一套供暖设备,甚至是一栋住宅楼就单独取暖,整个县城锅炉遍地,烟囱林立!就连代表全县形象的街心娱乐广场也被十来个锅炉所包围。”据青龙县副县长彭树香介绍,过去一到采暖期,滚滚黑烟严重影响了县城的空气质量。由于管道安装不尽合理等因素,居民的室温也经常达不到标准。

  冷暖牵动委员心。青龙县不少政协委员不仅感同身受,而且积极为供暖问题建言献策。

  在2007年召开的青龙县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杨瑞、赵荣、黄文斌、张红梅、董方、韩文宝六名委员提出了《关于解决安居小区管理及锅炉问题的建议》。建议中写道:“安居小区是县政府重点安居工程……由于种种原因,锅炉及管道连续损坏,造成小区既不能按时供暖,其间又曾多次断暖,使居民饱受寒冬无情的痛苦。特别是老人和孩子,每次都要被冻成感冒,真是苦不堪言。”其实,有这种烦恼的远远不止安居小区。但当时不少人的期望还仅仅限于“由县政府及城建局出资更新锅炉及管道”。

  也有少数人明确地提出了“统一供暖”。刘金山委员也在《加强小区物业管理,确保居民安居乐业》这一提案中写道,“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实现县城统一供暖”。这一建议得到许多政协委员的呼应。

  提案推动86个小区和单位实现供暖

  2008年,在青龙县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韩文庭、武满两名委员提出了《关于在我县建立热力公司的建议》,建议“实行集中供暖”,并建议“可采取分片设炉的办法,解决管线连接难的问题。”同时,李志宏委员提出了《加强广场周边地区集中供暖的建议》,李翠侠、王成文两名委员提出了《物业管理不规范,部门居民区周边环境差,冬季取暖服务不到位》的提案。

  委员们的提案引起了青龙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8年5月,青龙县政府与吉林宏达热力有限公司就县城集中供热项目正式签约。该公司投入1.5亿元,分两期建设县城集中供热项目,并对其进行为期25年的特许经营。2008年7月3日,投入9600万元的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8年11月5日,面积104万平方米的86个小区和单位全部实现供暖。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青龙县还投入2700万元,对居民住宅管网建设成本费进行全额补贴。

  为提高供暖质量不断建言

  然而,在集中供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太满意的情况。

  蔡德义委员注意到,“县城集中供热项目一期工程已建设好三台锅炉,供热能力达到200万平方米,二期工程上马后供热能力更达到300万平方米。2008年实际上是两台锅炉运转,供热面积仅为104万平方米,形成‘小马拉大车’局面,造成部分小区室温达二十七八度,既使这部分居民易患感冒,又增加了成本,而县城每年的新增建筑总面积也仅为20万平方米左右”。

  “住水暖楼房的居民大都反映,不同的楼层温度相差比较大,住一层的和住二层以上的温度相差4到6度,甚至达到十多度。有的居民说:‘住上面楼层的人过的是夏天,我们住一层楼的过的依然是冬天。’”这些呼声也反映到许艳侠、李朝晖两名委员那里。

  为此,委员们依然执着地关注着提高供暖质量的问题。

  2009年1月,青龙县政协召开了六届三次会议。蔡德义委员提出了《关于增加县城集中供热用户的建议》,建议“尽力给有能力、有意愿接入集中供热网的非楼房住户(包括家属院、农户)提供服务,增加用热户数,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许艳侠、李朝晖两名委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热力公司集中供暖的技术改造》的提案,建议“缩小楼层之间的温差”。

  记者了解到,委员们的提案得到了认真落实,2009年,又有面积60万平方米的小区和单位实现供暖,一些小区的供暖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杨桦)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