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委员报到的日子,刚暖和了两天,昨日又降温了,供暖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省政协委员李艳玲提出了关于供热改革的建议。以面积计算收取热费,收费的多少与供热的好坏并无实质关系,也无法节能,顾及不到百姓对热力的个性化需求,“平时我们上班,人走屋空,但暖气却照常热;有时供得过热,用户没有控温装置,无法调节,也造成浪费。”李艳玲认为,因为没有实现室温可调控和按计量收费,室温16℃和26℃的用户热费是一样的,这显然不公平。“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热是商品,用多少热就花多少钱的概念已被人们接受。”对于实施热计量收费,李艳玲建议成立国有热经营公司,由城市供热主管部门在供热企业锅炉房和热力站的一、二次管网口安装热计量表,由物价部门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热价格,热经营公司按此价格进行按计量收费。
此外,委员还建议采取一户一表。“我们希望供暖系统的改造能够像电力工业中的域网、农网改造一样,采取积极措施加速推进,做到民用建筑一户一热表,每间房子都有供暖温度调节装置,有供暖企业抄表到户,收费到户。”
这一建议也受到许多市民的支持,“如果供热自己能在家调,暖和时调低点,甚至白天都不用,天冷了再调高,多好呀!”读者吴颖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