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热计量”为什么只试行了20天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08  来源:新文化报  浏览次数:243

  20天。

  这个采暖期,深受关注的“热计量”,在长春167天的供暖期内,只真正试行了不到1/8的时间。之后,各试点又回归到“不低于18℃”的供热标准上来。

  说起这个,长春热力集团净月分公司的李民副经理显得很无奈,“相应配套政策和热价没出台,企业压力大,试行很困难。”

  热计量是笔“糊涂账”

  家住长春市水乡人家小区的孙大姐昨天对记者说,刚安装热计量表时,很支持,觉得这样比较科学合理,很利于普通市民。但是安装后,一直没有出台收费细则,怎么能算出是省钱没省钱呢?

  “安表时我们很支持,但是这个表到底准不准,我们心里都没数,安装都一年了也没有收费细则,我也不抱太大希望了。”长春市民娄大爷看着自家的热计量表说道。

  相应热价没出台是主因

  这个采暖期,长春试行热计量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其中,长春热力集团承担80万平方米,选定了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的宇龙小区、农科院小区、方正家园小区、中海馨都小区、假日名都小区、锦绣东南小区约8000户热用户。

  采暖期要结束了,热计量试行得如何?

  “真正试行只有20天,其他都是按‘不低于18℃’的标准来运行的。”李民说。不过,热计量表还是正常运行的,这提供了详实的热计量数据。

  为什么会这样?

  “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热价没有出台,试行起来很困难,企业压力很大。”李民说,尤其是相应的热价没有出来,极大影响了试行工作。

  那采暖费怎么算?

  李民表示,试点热用户的采暖收费仍按建筑面积收费,无论这个冬天热用户用了多少热。

  同时,相关部门迟迟没有出台热计量的收费方式,也使得试点范围内的热用户很难按热计量交费。

  收费标准预计今年出台

  但这并不影响热计量在长春的继续推广。据李民透露,今年长春将继续推广热计量试点工作,预计增加供暖面积150万平方米。

  他还表示,为了顺利推行热计量,今年有关热计量的收费标准势必出台,“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来我们这调研多次,并征求相关意见。”同时,相关热价出台,也势必会向社会公示,并举行听证会。

  本报记者 王小野 实习记者 邢程

  ■相关链接

  热计量:安上热计量表,装上控温阀,一个采暖季下来,根据使用热量的多少来缴热费。实际上,就是“多用多交,少用少交”。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