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山东烟台今冬“看天”供暖 百姓很“暖”心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31  来源:齐鲁晚报  浏览次数:117

      今年山东烟台市区的集中供热原定于3月31日结束,当得知未来几天将有大幅降温天气的消息后,烟台市几家供热企业临时决定将供热时间再延长两天,以保证用户家中的温度。    

      “这个冬天暖气烧的比哪年都好,下大雪的那几天外面可冷了,但家里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9℃左右。”家住南洪街的王女士谈起今冬的供暖很是满意。

      “煤价翻番、资金短缺,要不是政府出面协调团购燃煤,这个采暖季我们心里没有底。”烟台市热力公司负责燃煤供应的张经理语重心长地说。

      三伏天开会 提早议过冬

      “2008年冬的煤价较前一年几乎翻了一番,加上供暖企业持续亏损缺乏资金,决定了这个采暖季的买煤之路异常艰辛。”多年从事燃煤供应的张经理一语道出了今年供暖企业面临的严峻局势。2008年8月正值盛夏,烟台市区各供暖企业、供热主管部门及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早早便开始商讨“过冬”事宜。    

      以往供热企业都是边供暖边买煤,为了保证充足的燃煤供应,负责购煤的负责人不得不长期守在产煤地或煤商的煤场里,一有煤就赶紧往回运。以前的这种购煤方式,一是受制于煤商,二是煤的质量也很不稳定。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市政府有关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多次前往北京商谈团购燃煤之事。经过多次艰难商谈,最终与一家大型煤炭供应企业落实了今冬16万吨的燃煤购买计划。    

      据烟台市热力公司张经理介绍,该公司这个采暖季共用煤8万多吨,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购煤再也不用去煤商处“蹲守”了。市政府帮忙联系的供煤企业每次都是定时定量地将煤运送到港,而且今年的煤质量好,特别耐烧。

      用户的取暖费都是在每年11月份收取,而购煤款则需要提前几个月交付给供煤商,捉襟见肘的供热企业无法垫付这笔启动资金,而企业又很难从银行贷出款。针对这一情况,市政府积极协调银行,很快帮供热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

      应对最冷天 咱有预报员

      进入2008年12月份,烟台的寒潮预警接连而至,最低气温一度达到-12℃,低于-6℃的天气更是屡见不鲜。为了保证寒潮来临时用户家中的温度不受影响,烟台500供热公司每天都安排专人负责收听天气预报,并做好详细记录。

      据500供热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供热合同,在室外温度低于-6℃时,用户室内温度如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温度,供热企业是不属于违约的。出于对用户负责,供热部门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供热标准,反而要求所有备用机组必须保证待命状态,在得知将有寒流来袭时,备用机组都会提前一天进行热炉,以防气温突降带来的供热效果降低情况的出现。最后一班岗 因寒流延长    

      “天气预报说4月1日 烟台将迎来大幅降温天气,接上级部门通知,我们临时将原定于3月31日停暖改到了4月2日晚12时。虽然离结束供暖还有几天的时间,但一线工人丝毫没有松懈。‘站好最后一班岗’成了工人们这几天常挂嘴边的话。”烟台华阳热电的刘主任告诉记者。     除了华阳热电公司,市区几家大的集中供热单位“500”、市热力公司也同时将供热时间延长了两天。据这三家供热单位负责人介绍,供热时间虽然只延长了两天,但供热企业却要承担不少的费用。其中,市热力公司将多支付近70万元,华阳热电公司预计将增加水、电、煤等费用60余万元,而“500”是烟台市区供热面积最大、用户最多的供热公司,要多支出近300万元的费用。    

      与此同时,各供热企业一致表示,延长的这两天供热将不再向用户收取采暖费。如果延时之后天气依然寒冷,他们将考虑对自己供热区域内的用热户调整供热时间。 (记者 苗华茂)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