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2008年二级以上天气达到了340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这得益于2008年运城市大力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市区一年实现7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
媒体:这里是运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从我身边这个仪器上可以看出,所监测的各项指标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明显降低。
运城市二级以上天数由2006年的224天提高到2008年的340天,环境的改善正是得益于2008年运城市实施的大面积供热工程。过去在冬季,运城市民一直沿用烧炭生火的采暖方式,冬季生火取暖已成为运城市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2008年,运城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把集中供热作为民心工程督办实施,一年就实现供热面积700万平方米。
运城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韩晓辉:2008年,运城市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增加了集中供热面积700万平方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万吨、烟尘排放1.75万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极大地改善了空气中的环境质量。
如此大面积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决策者们、建设者们拿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加班加点,使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集中供热范围超过市区供热面积的60%,惠及20多万人。
市民:家里面冬天温度特别高,暖气烧得特别好,感谢运城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关怀,这是一项民心工程。
市民:空气也不污染,地上没有灰尘,房子里面很干净。
2009年,运城市计划再增加23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面积,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推进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