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鄂尔多斯市和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2个园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和工业园区试点。为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征集了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旨在展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做法。现推出“减污降碳|鄂尔多斯市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典型案例”专栏,将陆续发布典型案例,敬请关注。

项目以装配式零碳供热机房替代原有供热系统,集成光伏、地源/空气源热泵等技术,年节约标煤220吨,减排CO2超过500吨,冬季供热能效比(COP)达4.28,全年供能COP超4.65,节省供暖制冷费用85万元,具备极高的经济性。项目实现了光伏全额消纳、供热安全稳定、资源灵活调度、多能集成互补、安装便捷高效、能源数智运维,为小型低碳供热领域树立了新标杆。
建立多能互补低碳供热新模式
提升供热系统安全稳定韧性。项目采用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将光伏发电与太阳能集热技术相结合,同时产生电和热两种能量收益。
高效利用地热能。设置地源热泵2台,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用少量电能驱动热泵,实现可再生能源供冷/热,总制冷量约为700kW,总控热量约为720kW。
高效利用空气能。设置空气源热泵3台,通过热泵提取空气中低品位热源流向高品位热源,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热,总制热量约为540kW。
采用地埋管跨季节蓄热。设置地埋管井80口,以地下土壤为储热介质、以地埋管换热器作为换热设备,将非采暖季的富余热量交换至地下存储,在采暖季提取用于供热,跨季节蓄热量超500kW。
实现强弱电一体控制。自主研发强弱电一体化控制柜,集成强电和弱电控制,大幅节约线缆成本,降低调试运维难度。
打破供热系统信息数据孤岛。构建数字孪生可视化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配合遍布项目的数百个物联感知设备,实现项目机房及建筑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可视化展示,并结合开发web端模型实现动态调控与交互,优化能源系统供应,同时,实现了无人值守、精准调控与可视化,显著提升了供热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