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作市,2024 年城区热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加,新增供热小区 153 个,惠及 3 万余户居民 。当地城管局积极协调,推动万方电厂、华润电厂等热源企业提升供热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巡检。同时,开建普济路段热源互联互通管网工程,解决了南北片区供暖管网不互联、热源不互通的难题,形成 “一网多源、互联互通、统筹调配” 的新格局。此外,完成 139 个老旧小区庭院管网供热设施、105 个换热站和 2×23 公里老旧管网的改造任务,为 5 万多居民带来温暖。并搭建智慧供热系统,推行供暖网格员责任制,建立涉暖网络舆情信访问题联动机制,使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供暖类工单同比下降 45%,用户满意度达 98%。
呼和浩特市则大力推进 “温暖工程”,投资 196 亿元对热源、热网等进行全链条排查改造。以馨康花园小区为例,更换庭院管道、单元立管 7141 米及各类阀门 1135 台,解决了往年 “跑冒滴漏” 和温度不稳定问题。同时,对大唐托克托发电厂、金山热电厂两大长输热源 “挖潜扩能”,新增热电联产供热能力 3800 万平方米。还打造智慧供热平台,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全市供热运行状态,实现从被动投诉处置到主动预警服务的转变 。
春节前夕,面对暴雪降温预警,忻州市热力有限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 “访民问暖” 行动。16 个供热客服席位和 3 支抢修队伍 24 小时待命,236 座热力站组织党员职工入户走访。其调度指挥中心借助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控热力站数据,调整供热参数,实现精准供热。像健康小区在热力站及时清洗滤网后,室温明显提升;花园街电业局宿舍经管网改造和新建多能互补站,彻底解决了多年来温度偏低、受热不均的问题 。
此外,为应对大风降温,北京热力提前安排市政热网升温蓄热,调整热力站供回水温度和压力。各级单位严格执行 24 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增加供热设备设施和管线巡查频次,提前做好防冻措施。客户服务中心增加人员,结合智能机器人保证 96069 热线接听率不低于 99%,加强诉求数据分析,及时跟踪督办升级工单,确保用户诉求快速解决 。
鹤壁市城市管理局在寒潮期间建立日调度机制,从热源、热网、热力站、热用户四端发力。各热源单位提升热源温度,通过智慧供热平台精细调控。组织 232 名网格员走访 1.5 万余户居民,维修室内问题 1800 余个。加大供热管网巡检力度,出动 336 人巡查阀门井 2300 余个,处理管网问题 100 余个。15 支抢险队伍 300 余人备岗备勤,确保供热平稳有序 。
各地政府在供热保障工作上多点发力,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服务优化,从应急响应到技术创新,全方位提升供热水平,切实将温暖送到居民家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