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山东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今年1月、2月山东省部分城市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的相对位次。1月,济南列第64位,2月济南列第60位。这一名次的公布,意味着济南从去年11月起,已连续4个月退出“十大污染城市”之列。
总体进步!这个采暖季,重污染少了12天
今年1月,在74个重点城市排名中,青岛市列第44位,济南市列第64位,比济南市污染程度还重的城市为淄博市。如果按国家的排名规则,淄博市相当于后10名之内的水平。2月,在74个重点城市排名中,青岛市列第27位,济南市列第60位,后10名中没有山东省的城市。从去年11月份以来,济南已连续4个月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行后十名。
对不少济南市民来说,有这样的感受:2016年采暖季以来,雾霾似乎变得轻了一些,蓝天白云好天气多起来了。从数据来看,“气质”确实进步了。2016年,济南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能见度大于等于10公里)天数达到203天,比上年增加59天;良好以上天数达到162天,比上年增加29天。今年1月至2月,重污染天数同比也少了3天,PM10、PM2.5同比有所退步,但是二氧化硫同比改善幅度多达26.8%。去年采暖季(11月)以来截至今年2月,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了12天,蓝天则多了5天。
还是PM10!近期首要污染物,凌晨浓度最高
在即将过去的这个采暖季,济南的“气质”都挺好。3月1日至11日,济南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二氧化硫均同比改善,改善率分别达到了23.1%、24.9%、26.2%,但仍然拖了后腿。
从各项污染物的分指数来看,PM10分指数对综合指数的贡献率最大,为29.9%,其次为细颗粒物(PM2.5),贡献率为25.3%。对PM10的控制,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引人关注的是,污染物出现了“昼伏夜出”的情况。据介绍,各监测点位的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且夜间浓度均高于日间,小时最高浓度出现在凌晨左右。
●数说治霾
153条
去年12月,《济南市深入推进“十大行动”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十大措施》(以下简称“十大措施”)印发,放大招出重拳治霾。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为总指挥和常务副总指挥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
十大措施配当表多达7页,每页大约有两张A4纸大小。这份配当表密密麻麻地注明153条治霾责任,将“十大措施”细化分解,逐条明确责任人员、工作标准、完成时限等,强化调度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科学发展观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7次被称作济南“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治理问责办法》从去年12月20日起施行,将大气污染治理问责办法的情形和标准细化为14类,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
今年1月17日,针对市中区七贤街道办事处杨家庄石料厂扬尘督导不到位,市国土局约谈市中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
同日,针对市中区杨家村渣土、垃圾乱倾倒,扬尘污染治理整改措施不到位,市城管局约谈市中区城管执法局、渣土管理科、市中区七贤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这两次约谈启动了“密集约谈”的序幕,截至目前,约谈市直单位、区政府和相关办事处已达7次。
5209个
“网格化监管中心”已在龙奥大厦一间办公室挂牌成立。今后,治霾将实现“犄角旮旯”的全覆盖。全市建立一级网格1个(市本级),二级网格12个(县区级),三级网格(镇街道级)143个、四级网格(村社区级)5209个。二、三、四级网格监管员、网格员要对辖区内排污单位进行巡查,对乱排乱放、秸秆焚烧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和制止,并填写巡查台账。一级网格、二级网格涉及的相关部门责任人员要结合工作职责、任务对有关方面进行巡查,同时明确专人,填写巡查台账,上报同级网格化管理机构。
下一步,网格员们的手机里会装上信息平台APP软件,做为移动执法终端,如果网格员发现有劝阻不了的污染大气的行为,可以通过手机软件上传信息,由上级平台推动解决。
原标题:“气质”全国后十已四个月没济南 PM10仍是最大“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