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北京市正式供暖还有一周时间,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市气象局等部门进行了第二次气象会商。根据目前的天气情况,今年提前供暖可能较小。
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在天气会商时表示,目前来看,气温比近十年平均温度偏高,未来不会有特别大的波动,所以提前供暖的可能性比较小。2010年4月开始实施的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使“看天供暖”从应急变成长效机制。一旦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5℃,或出现突降大雪等恶劣天气,本市将提前供热。
市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未来一周里,居民家的暖气将会逐渐温热。“有的供热单位只负责一两个小区,管线很容易就完成‘热身’,居民家里的温度达标速度也比较快;而有些供热单位负责的供热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管线热起来需要较长过程。但11月15日,室温将达到规定的18℃。”
为确保热力站供热的稳定调节,市热力集团今年对热力站供热设施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实现了790座热力站自动监测和自动调节运行,达到稳定供热。为进一步强化对热力站的规范化管理,对606座热力站的环境进行了整治。
此外,为增强本市集中供热的热源能力,治理大气污染,东南、西南、东北和西北四大热电中心将陆续竣工投入使用。据介绍,市热力集团已经完成了55公里四大热电中心配套管线建设,目前部分管线已经实现灌水,随时具备供热条件。四大热电中心竣工后,中心热网清洁供热占比达到90%以上。
京南2.3万户居民温暖过冬
日前获悉,由燃气集团承建的西罗园供热厂煤改气工程已经竣工,这意味着五环内仅剩的最后几座20蒸吨以上大型燃煤锅炉也将采用清洁环保的天然气作为能源。目前锅炉房已经完成设备调试,投入运行后在供暖季期间预计将为京南约2.3万户居民提供清洁能源带来的温暖服务。
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西罗园供热厂煤改气工程设计容量为180蒸吨(3台60蒸吨),供热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预计高峰小时用气量约为 13000立方米。为保障锅炉房的正常通气,燃气集团克服机动车道行人、车辆多,跨河交叉施工、连续夜间施工等困难,最终为该锅炉房建设完成全长约 1100米的燃气管线,并及时完成相应的通气工作。
该锅炉房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约3万多吨的燃煤消耗,避免了煤炭运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锅炉房的供热效率也将显著提高。西罗园供热厂相关负责人介绍,锅炉房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待供暖季供暖通知下达后便可为周边居民供暖。
供暖价格持续坚挺 热电企业盈利或超预期
随着冬季来临,北方地区陆续开始进入供暖期。在煤炭成本大幅下降,供暖价格相对坚挺的情况下,热电公司的毛利率有望继续提高。
我国北方地区的供暖季一般从11月开始到次年3月份结束,一些地区按实际情况调整。目前,黑龙江大部分、辽宁和吉林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供暖。
从2017年煤价下跌以来,发改委为了疏导环保电价矛盾,已两次下调火电上网电价。我国供暖主要使用煤炭为燃料,在今年供暖期前,供暖费用会不会下调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目前情况来看,各地供暖价格并没有调整,当地的主管部门已经表示今年供暖费用不变。相对于火电上网电价,供暖价格依然坚挺。
供暖公司一般从8月中旬开始进行冬季供暖储煤,此时的煤价已开始影响供暖期的成本。以环渤海动力煤指数来看,从8月15日至10月22日,5500大卡动力煤周均价为483.6元/每吨,比去年同期每吨下降了近50元。而东北地区煤价调整相对滞后,吉林通化4000大卡动力煤车板价从8月中旬至今,每吨均价为36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吨下降近70元,降幅大于去年。
供暖企业一般会与煤炭供应商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价格波动略小于市场价格。供暖行业中,煤炭成本占到总成本50%左右,其价格降低将推动供暖行业继续向好。
另一方面,供暖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小,每年营收保持稳定增长。同时供暖公司目前普遍采取先收费、后提供服务,然后按月结转收入的工作模式。今年燃料成本降低,将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得到体现。
联美控股处于沈阳的浑南新区,2017年度公司平均供暖面积达到约1500万平方米,增长约200万平方米,接网面积达到2100万平方米,增长约 300万平方米。2017年半年报显示,供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1%,毛利率37.09%。惠天热电是沈阳最大的供热企业,主要供热负荷集中在沈阳市,供热面积约占沈阳市的四分之一。今年半年报显示,其供暖、供汽占主营收入的比例超过九成,上半年毛利率已上升至16.0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大连热电供热面积占大连热电城市集中供热市场三成以上,热力业务的收入占比接近70%。半年报显示,其供热业务收入2.87亿元,毛利率达30.18%,同比双双增长。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