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甘肃省两会上,人口和资源环境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改进供热模式持续改善兰州大气质量的提案》,建议通过推广高效煤粉锅炉供热新模式、实施暖房子提升改造工程等措施,以改进供热模式为手段,从而改善兰州大气质量。
过去,兰州长期饱受大气污染的困扰,曾经是我国甚至全球排名靠前的重污染城市。近几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兰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打起了一场力度空前、攻坚克难的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突破性地摘掉了大气污染严重城市的“黑帽子”,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城市,成功打造了人人共享的“兰州蓝”。大气污染治理的“兰州模式”主要有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问责等八大核心措施。剔除自然禀赋、气象条件等不可逆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外,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的部分困难已开始凸现,节能减排的空间正在进一步缩小。为此,人口和资源环境委员会在《提案》中提出,应当从供热模式的改造提升入手,寻求新的减排空间和潜力。
《提案》建议,首先要全面推广高效煤粉锅炉供热新模式。高效煤粉锅炉是我国借鉴消化德国等发达国家锅炉燃烧技术和城市供热经验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适合我国煤种的环保新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节能环保项目。在这一领域,兰州市热力公司走在了全国前列,其煤粉燃烧效率可达98%以上,热效率达92%以上;烟尘排放每标立方米可以控制在10毫克以内,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在100毫克以内,低于天然气排放标准,远低于目前国家现行的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符合了国家十分紧迫的节能减排形势和政策导向。中国供热信息网显示与传统锅炉相比,煤炭燃烧效率提高30%以上、节煤量50%以上、节电量30%以上、综合成本降低35%以上。
在此基础上,如果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可继续将这3项指标降到临界点,即每立方米烟尘排放5毫克以内,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近零排放。为此,建议将高效环保煤粉锅炉供热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准清洁能源供热系统,纳入到我省城市治理污染的重要举措之中,制定奖励政策或者以奖代补,争取两年左右时间全面淘汰落后设备和推广高效煤粉锅炉。
同时,在兰州市实施“暖房子”提升改造工程,即对非节能居民建筑进行外墙和屋顶保温改造,加装保温层,相当于给建筑物“穿衣戴帽”,可有效减少热量散失。实际测算资料表明,“暖房子”提升改造工程改造后,燃气消耗下降30%、室温提高3-5度、综合节能达到40%以上。中国供热信息网了解到另据测算,兰州市非节能居民建筑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米,“暖房子”提升改造工程成本为100元/㎡左右,总改造工程成本约50亿元,改造后每年可节约能耗费用5亿元,相当于9年时间就实际节约出投资费用。建议以兰州热力公司为依托,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市场为导向的融资平台,政府投资30%—40%作为落实项目的奖励资金,进行“抛砖引玉”式的投资,其余资金采用PPP模式或者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解决,实施“暖房子”全面提升改造工程项目。
《提案》还提出,经过测算,兰州市非节能居民老旧建筑推行分户控制及二次管网改造工程成本为10元/㎡,改造后节能效果可达10%左右,目前兰州市非节能居民老旧建筑面积已达5000多万平方米,如政府投资能达到30%—50%,则5年内即可收回改造投资成本,之后带来的收益即可让利于居民热用户。
为此,建议积极推进非节能居民老旧建筑分户控制及二次管网改造工程。安装分户控制阀,减少抢险维修难度,避免影响其他居民正常用热,防止能源浪费。对楼内、楼外和地下二次管网进行更换,用更加节能环保的PE-RTII型管,彻底取代传统铸铁管道,进行双管循环系统改造,避免地下管道渗漏或破损后带来的抢修难度。 来源:中国供热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