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要闻

江苏苏州市4条集中供热管线取代原有212台燃煤小锅炉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2  浏览次数:244
     从明年4月起,4条由苏州华惠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集中供热管线将覆盖相城区望亭、黄埭、北桥、渭塘、阳澄湖、元和等主要工业区及相城区城区和高铁新城商业中心,从而取代原有的212台燃煤小锅炉。初步估算,该项目完成后每年能减少煤炭消费量9万吨。按照全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苏州市进一步加快“减煤”“减化”步伐,铁腕治理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两减六治三提升”中,“两减”即“减煤”和“减化”;“六治”为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治理环境隐患;“三提升”为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和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减煤”即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全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苏州市进一步压减燃煤发电和热电机组数量,分类整治燃煤锅炉,落实《“去产能”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推进建设能源变革试点城市,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目前,《苏州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
     “减化”即减少落后化工产能。日前,针对沿江三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化工行业的现有全部企业,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沿江化工行业优化提升整治专项行动(2017~2019年)工作方案》。到2016年底,按照“依法整治一批、落后淘汰一批、搬迁转移一批、优化提升一批”的要求,沿江三市完成对现有化工企业的分类定位,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加快实施;到2018年底,沿江三市“两区”(化工集中区和工业集中区)以外的化工生产企业完成关停并转,完成长江沿岸重点规划区域化工企业的关停并转迁任务,现有化工集中区规划和建成面积合计调整和压减4.5平方公里以上,已规划和建设的涉化沿江岸线调整为生活、生态岸线或非化工岸线合计不少于5公里;到2019年底,全部化工行业企业总量在2016年底排摸数量的基础上压减30%,化工集中区内企业数占全部化工企业数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沿江化工企业全部达到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水平,其中化工集中区内企业35%以上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水平。 
     同时,上述工作方案强调要进一步调优结构,对高污染、高能耗、规模小、效益差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坚决予以淘汰。严格准入门槛,新建化工项目必须严格落实国家、省产业政策,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位于通过省级环评的化工集中区内,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总投资(不含土地购置费)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经论证属于生物医药高端原材料生产(包括中试线)项目,总投资(不含土地购置费)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来源:苏州日报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