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家装采暖散热器市场发展迅速催生致诸多乱象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02  浏览次数:438

最近两年,家装散热器市场的火爆,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身其中。这一方面加速了家装散热器市场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导致诸多乱象。

当前,一些暖通公司在推销家装散热器系统时,存在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六类:

一是虚标散热量。有的采暖散热器品牌或商家刻意虚报或人为加大散热器的散热量,比如规格为600x1000的钢板散热器,有的商家宣传散热量达到2400瓦。虚标散热量会让商家在一定程度获得成本优势,但也可能导致房间升温过慢、不热或燃气费过高等后果。

二是产品以次充好,假洋鬼子横行。不管是壁挂炉还是管道、阀门或暖气片,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商家甚至联合厂家包装假洋鬼子品牌,以牟取暴利。

三是恶意诋毁竞品。有的商家为推销明装采暖产品,恶意诋毁地暖或其他采暖产品,将自己的产品说得十全十美。

四是突出单品,刻意掩盖其他产品或配件的不足。比如,有的商家推销系统时只说壁挂炉有多好,而刻意隐瞒暖气片、管道或零部件的低品质。这种只讲产品不讲系统的做法,将给业主留下漏水、能耗过高等隐患。

五是乱承诺能耗。有的商家推销家装散热器系统时给客户承诺能耗很低,但当客户在真正使用过程中,能耗大大超出当初商家承诺值时,商家有一大堆理由等着客户,让客户有口难言。

六是神化冷凝炉。中国供热信息网了解到有的商家宣传冷凝炉节能达到45%,为推销利润更高的冷凝炉,不告知客户冷凝炉只有在低温且长时间工作状态下才具有节能效益,导致客户花高价安装的冷凝炉节能效果并不明显。

采暖散热器低价背后的四个秘密:

与家居行业一样,“家装散热器”行业终端售价“五花八门”。即便是配置相同、品牌相同的壁挂炉和散热器,价格差异也可能相差数甚大。这些低价“家装散热器”背后隐藏着4大秘密:

一是报价中故意少报一些辅项。一套完整的家装散热器系统报价,包括壁挂炉、散热器、连接管道、阀门、管件以及保温、扣槽和人工费等价格,但有的暖通公司为了低价揽客,故意少报扣槽的费用甚至人工费。

 二是报价品牌和型号不清晰。有的暖通公司给客户发的报价中并未清晰记录产品品牌和具体型号,在给客户具体安装时选用最廉价的产品。

三是减少室内设计负荷。有的暖通公司选用虚报散热量的散热器产品或故意降低单位面积的热负荷,从而达到节省散热器成本的目的。

四是“德国品牌”横行。不少商家动辄声称“德国品牌”,其实不乏厂家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德国品牌的幌子,干着低价低质售卖的勾当。

散热器假洋鬼子自我包装的五种手段:

在家装散热器领域,假洋鬼子是行业无法绕过的“痛处”。尤其当一些假洋鬼子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时,总会激起行业人士的公愤。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前“家装散热器”领域的假洋鬼子主要通过以下5种手段进行自我包装:

一是通过锅炉品牌误导消费者,将系统简化成单品。目前部分暖通公司向用户宣传是德国XX锅炉家装散热器系统,其实只配置了该锅炉品牌,而暖气片、管道等都是贴牌而来。

二是把某个部件的历史等同于该品牌的历史。有的品牌早期是生产某类零部件的,便刻意将该零部件生产历史等同于整机生产历史,让用户误以为该品牌拥有悠久的历史。

三是伪造客户案例。有的品牌在自家网站或宣传册添加一大堆案例,用户无法查阅真伪。

四是抬高自身的行业地位。有的公司把自家公司的历史说成是明装暖气行业的历史,刻意误导消费者。

五是隐瞒原产地。中国供热信息网了解到不少德国品牌要么是土耳其生产,要么是波兰生产,但刻意向消费者宣传“德国品质”,不主动说明产品原产地。

对暖气片的美观和能耗重视不够

家装散热器(暖气片)主要安装在已经装修入住的房子中,因此不但要求具有“热起来”的功能,还要求具有不破坏原有装修风格的“美观性”。

但是,在实际安装中,对“美观性”和能耗性能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室外管道或锅炉下方链接主管道不做保温,或者用劣质不环保的材料做保温,热损失较大。

二是采用PPR管作为主管道。由于暖气片属于高温供暖,PPR管耐高温性能较差,用作暖气片主管存在漏水风险。

三是施工前缺乏详细勘察,导致施工中破坏电路、水路甚至打到承重墙等事件屡见不鲜。

四是施工现场不做防尘保护,客户家里的家具、家电、床上等到处都是灰尘。

来源:中国供热信息网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