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C是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核心元件,但也是工业控制中最“接地气”的部分。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任务日益艰巨,市场对PLC需求也不断增长,但如何满足工业4.0时代中凸显的个性化需求成为PLC面临的问题。
工厂更加智能化,用户在选择时将更加重视产品间的兼容性,PLC需要更加灵活的配置。同时,随着网络间的融合,信息安全隐患随之而来,信息安全技术成为PLC研发中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早期工业控制器供应商们还会以PAC与PLC之间的差异为卖点,但在自动化工程师的考虑中,只会专注性能与使用中的实际功能,设备的定义与名称不断变化,但PAC与PLC技术却在彼此融合发展。
尤其在离散制造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器产业内,PLC做辅助活动,PAC发挥渗透功能,在机器人、分布式过程控制中取得了良好的合作。
好景不长,全球经济发展减缓,用户在购买时更看重软件和配套服务,PLC相关服务变得更重要,很多供应商为了更专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将PLC相关服务外包,在PLC/PAC的市场,供应商、原始设备制造商和最终用户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市场增长现象不复存在。
越来越多PLC与PAC行业的应用领域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疲软,这些因素抑制了市场的增长。研究机构表示,这些抑制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对于供应商来说确定更有潜力的行业进入市场才是重要的。
今年5月,在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中显示,去年PLC市场同比下降幅度已有所减小,专家预测今年下滑趋势将有所好转。目前市场上小型PLC改进型较多,但在未来,中小型PLC才是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
中国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PLC的商品化严重,软件和服务带来的附加价值将更受供应商青睐。行业竞争依旧激烈,供应商要做好准备。 来源:中国仪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