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城市温度 开启贵阳供暖新时代
11月15日,“中天·未来方舟集中供暖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中天·未来方舟营销中心时间公园内举行。中天城投集团高管、中节能高层领导正式宣布:中天·未来方舟社区集中供暖正式开启!贵阳各大媒体以及未来方舟业主代表共同见证了这历史性的时刻。
一直以来,每到冬天,国人都会就南北供暖差异而进行激烈地争论。中心议题,基本上都是关于“南方冬季应不应该供暖”与“南方应该何时供暖”。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中,曾有网友形象地总结了南北的冬季差异:北方,室外-20℃、室内20℃;南方,室外-10℃、室内-15℃——这就是冬季是否有供暖的巨大差异!
中国的南北供暖差异,要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便以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作为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作出了“线北供暖、线南不供暖”的时代决定。而这条线,也成了现今国人争论的焦点:设立这条线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它是否还应继续适用?
先人一步,打破南方供暖困局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于以“秦淮线”作为南北供暖分界线的时代决定正引发热议。特别是08年南方经历大雪灾后,关于南方供暖的呼声日益高涨,有学者认为:不应以一条简单的地理区隔线来作为判断当地是否提供集中供暖的决定因素,而是应该以冬季的室外温度、湿度、风力等综合性因素来作为供暖考量。一些中国政协委员也已经提交过将集中供暖向南扩展的建议,并相信现在的政府已具备此能力。
但是,这种“不公”并不容易解决,因为中国加入了全球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而一旦南方所有城市居民开始集中供暖,中国每年将多烧5000万吨煤炭。并且由于历史原因,南方的建筑绝大部分都不符合供暖技术要求,改造起来,难度太大。
一面是居民的实际供暖需求,一面是因为历史、现实原因而导致的巨大供暖阻碍。面对这种困局,中天·未来方舟先人一步,勇敢地走在时代之前,率先在项目内实现了冬季集中供暖!
先进绿色供暖科技,造福贵阳
中天·未来方舟以推动城市人居环境的进化为自己的时代使命,以先进的绿色科技,利用项目区域内的南明河水与城市污水沟所提供的冷、热条件,在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为区域内居民实现集中供暖,不仅利用环境资源、节省碳排放与居民能源支出,更让区域内的居民从此告别湿冷寒冬,成为贵阳乃至大西南地区优先享受到冬季集中供暖的“幸福居民”。
发布会仪式上,中天城投集团执行副总裁余莲萍阐述了方舟供暖的建设初衷:“未来方舟不仅是一座生活之城,更是一座“温暖”之城。我们由衷地希望:中天·未来方舟的供暖系统建设,可以惠及更多居民,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温暖如春的冬季;同时能够为行业带来积极的示范效应;给社会和城市带来整体居住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当天,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中天未来方舟的供暖基地,实时了解供暖基地的运作方式。据中节能(贵州)建筑能源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肖先生介绍,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水源热泵采暖热源稳定,比传统的用电空调系统更舒适、节能、环保,可以大大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和一氧化碳的排放。中天·未来方舟共规划7个供暖能源中心站,全部中心站建成后可实现8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供暖。随着今年新一季供暖系统启动,目前分布在小区内的4个能源中心站已投入运行。
随后,记者来到了中天·未来方舟G区业主家中,入户门口一侧的温度显示器上显示,供暖系统启动后,室内温度达22.9摄氏度,业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节室内温度。在业主家里记者发现,地板温度和室内温度足够让业主一家在室内两件单衣就能轻松过冬。
中天·未来方舟在项目内采用了绿色健康的地暖供热方式,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层下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来为居民提供集中供暖。该种供暖技术相较传统供暖技术,具有:舒适、卫生、节约空间、美化居室、节能、热稳定性好、节能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并且能够实现每个房间独立调节温度,因而也成为了目前世界范围内采用的供暖技术之一。
2015年11月15日起,中天·未来方舟将对项目内的首批住宅开始供暖,从此,贵阳将正式进入“供暖时代”! 来源:内蒙古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