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要闻

老旧供热管网改造亟待落到实处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30  浏览次数:184
     为确保全市百姓温暖过冬,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松原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启动了老旧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并连续两年将该项目列入了民生行动计划。松原市老旧楼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分两年进行,2014年启动,2015年完成。目前,全市实现了预期目标,居民喜不自禁。(《吉林日报》9月30日)

当下,老旧供热管网改造任务在很多地方还很繁重艰巨,完成的并不怎么好。主要是舍不得投入,没有责任担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应付着“抓”,抓而不实;今天推明天、明天何其多,嘴上说“管”,可实际上管而不动。对此,那些每年冬天都在“冰窖”里忍受煎熬的居民,非常有意见。他们于是成为上访户,渴望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解决,在漫长的冬季不再挨冻。

相比之下,松原市同样面临老旧供热管网改造难,可他们却如期完成了,而且完成的如此扎实有效。在寒冬里,给那些身居老旧楼的居民送暖温,怎么看,都是一件实事、好事,都是公共服务的落地。松原市何以做到一年启动,两年完成?归纳起来,主要是领导重视、资金保障、项目落实。从领导重视方面看,松原市委、市政府采取民生行动计划这样务实的举措,推进老旧供热管网的改造,不喊口号抓具体问题解决,就是他们行动起来的特点。因此,领导重视凸显负责担当,一旦行动起来就必然会实打实地干,而不是搞应景之作。

从资金保障方面看,松原市委、市政府可谓是舍得花钱,敢花钱,也会花钱。比如:今年,该市计划总投资1300万元,改造老旧楼供热管网37公里,改造面积约5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20栋楼、537个单元,预计受益群众达7000户,9月底全部完工,供热期开始后进行总体供热效果验收,确保老旧楼里的居民正常享受供热福利待遇和服务。据了解,全市实施这项民生工程,思路清晰,办法可行。比如:他们严格遵循以民为本、务求实效、突出重点、提升质量、整体推进等五项原则,以市民满意为标准,以亟需改造的老旧楼房为重点,对管网腐蚀严重,跑、冒、滴、漏现象突出的楼房优先进行改造。

仅2014年一年,他们就已经完成老旧楼供热管网改造173栋,完成投资1900万元,10480户受益。毋庸赘述,没有大投入,想要叫老旧供热管网得到改造,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资金保障取决于舍得花钱,敢花钱,也会花钱。而舍得花钱,敢花钱,也会花钱,取决于官方亲民、爱民、为民。这是呈正相关关系的逻辑,不讲这个逻辑,就不会有资金保障,也就不会让有困难的居民得到实惠。实际上,这检验了执政能力和水平,检验了工作作风,检验了居民利益的维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到底兑现没有,此举可见高低。

从项目落实方面看,松原市委、市政府也有过硬之策。比如:在老旧楼供热管网改造前,他们就搞好了摸底调查,增强了项目落实的针对性、目的性。由于老旧楼大多是散楼,没有形成规范的小区,致使供热管网使用多年,腐蚀严重。每到冬季供热期无法承受供热压力,跑、冒、滴、漏现象经常发生,供热不稳定,时有停热现象。针对此问题进行改造,显然是有效提高了冬季供热的安全稳定性。通过2014年冬季的集中供热实际检验,改造过的老旧楼供热效果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没有再出现因管网泄漏停热的现象。

老旧供热管网改造是一项硬任务,完成起来确实难度大、压力大,并非吹灰之力,轻而易举。不过,只要党委、政府心里装着居民,就会想办法攻难破局。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供热期,老旧供热管网改造亟待落到实处,不容拖沓、梗阻和搁置。这是执政服务于民的大事、急事、要事,需要负责担当,需要逐家逐户完成。    来源:中国吉林网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