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从河南信阳供暖一波三折看南方采暖之殇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3  浏览次数:261
     河南信阳市区的供暖一波三折,也是诸多南方城市尝试集中供暖的一个缩影。

供暖之艰

分界线上的南阳2013年冬天有暖   

当年一条供暖“南北分界线”,让分界线南边的城市缺乏必要的热力管道,如今再想供暖,改造费用便成了大难题。

根据政策,“线内”城市供暖基础设施建设、运转,国家、省市均补贴,但“线外”城市没有。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如此巨大的投入,仅靠地方财政扛不住,仅靠企业也受不了。如果转移到供暖费用中,老百姓很难承担得起。

相比信阳,同样在供暖分界线上的南阳市,供暖起步更早,不过目前供暖面积只占城区的5%,在省内排行倒数第一。资金的缺乏,就是最大的困难。

南阳市热力公司是中电投南阳电厂的子公司,也是南阳唯一的供热企业。南阳市发改委提供的一份情况说明显示,2012年南阳市举办全国性的农民运动会,集中供暖则被当成了配套工程,并且还被市政府当做十大民生项目来做,才得以在2013年的冬天实现。

供暖之难

南方集中供暖面临环保关    

除了经济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反对南方城市集中供暖,更多的是担心对资源环境的破坏。

河南省气象局一工作人员称,供暖并不仅仅是看温度,还跟湿度、人体舒适度、建筑等有关,需要严格论证。

以信阳为例,虽然和北方城市靠近,但地处淮河以南,更偏向南方气候,这种湿冷很难通过供暖解决。“而且如果重新破路施工,再加上煤电废气污染,本来环境很好的信阳,就要被破坏了。”该工作人员说。

在2012年3月的“第八届绿色建筑大会”上,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不能把集中供热盲目地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这对能源消耗是巨大威胁。清华大学教授江忆计算过,如果南方所有城市集中供暖,中国每年将多烧5000万吨煤。

供暖之路

南方或可采用局部供暖方式   

虽然国家层面不支持,但自2008年的凝冻灾害以来,南方的供暖问题不止一次被集中讨论过。在受灾最严重的贵州,2009年组织专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结果只有毕节、水城达到集中供暖标准,最终不了了之。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秘书处张英英说,南方的房子具有墙体薄和门窗多等特点,无法将热量有效“圈”在室内。在张英英看来,如果南方城市集中供暖,建设成本太高,另外,南方城市的湿度普遍大,以蒸汽或热水为载体的热量在传输过程中会被严重消耗,如此一来,抵达居民家中的暖气很难热起来,且南方真正冷的时间很短,从这些层面来看,集中供暖的模式并不适合南方。

此前,住建部专门提出,确实应该考虑南方供暖问题,但是并非是北方目前通用的集中供暖的方式,提倡因地制宜采用分散、局部的供暖方式。

【河南电供暖解析】

综合考虑节能环保、投资强度、采暖成本等因素,在南方需要供暖的地区进行大规模集中采暖系统建设可行性较低。相比之下,电供暖采暖系统更符合“南方供暖”的需求特点。电供暖最大特点就是供暖方式灵活,可以根据南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如实际温度、冬季时间长短等进行选择。而且,电供暖采用清洁的电能源,对于环境保护也十分有益。此外,电供暖在使用费用方面较传统集中供暖更为节省。来源:慧聪供热采暖网


 
 
[ 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
 
 
 
 
Baidu
map